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88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采暖系统包括:燃烧装置;主换热装置,设于燃烧装置一侧,主换热装置可与燃烧装置交换热量;回液管,连接于主换热装置的进液端;出液管,连接于主换热装置的出液端;换热结构,回液管与出液管可选择地通过换热结构交换热量。上述采暖系统,主换热管中的液体与出液管的液体通过换热结构进行热量交换,可在维持主换热装置中的液体处于较高温度的同时降低出液管的出液温度,从而在满足预设的温度要求,而使烟气保持较高的温度以避免烟气在主换热装置上冷凝。

Heat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一种依靠天然气提供热水和供暖热量的供暖设备,越来越多的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已经成为寒冷地区采暖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采暖热水炉在供暖运行时,当用户需要使房间温度快速升高时,需要提高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出水温度及系统循环流量,此时燃气采暖热水炉处于大负荷状态。而当房间温度达到所需值时,需要降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出水温度及循环流量,此时燃气采暖热水炉处于小负荷状态。然而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非冷凝燃气采暖热水炉存在着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在热效率方面存在8%以上差距的现象,采暖热水炉处于最大负荷时的热效率大约为93%,处于小负荷时的热效率大约为85%,从而导致了能源的浪费,而导致小负荷状态下的采暖热水炉的热效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当燃气采暖热水炉处于小负荷状态时,排出的烟气带走了大量热量。而在供暖运行过程中,燃气采暖热水炉在多数时间处于小负荷状态,所以提高小负荷状态的热效率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目前,通常采用以下两个方案增加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热效率,其中一个方案是增加主换热器的换热能力,降低燃烧产生的烟气的温度,从而减少热散失,另一个方案是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减少烟量。但是,采用第一个方案,烟气的温度降低,在采暖热水炉处于小负荷低水温的状态下,燃烧器的燃烧功率小,烟气的量与温度小,因烟气的温度容易达到露点温度(烟气的露点温度为高温烟气中水蒸汽开始冷凝的温度)。采用第二个方案,过剩空气减少,烟气的露点温度提高,在采暖热水炉处于小负荷时,烟温也很容易到露点温度。这样使得燃烧过后,部分烟气在主换热器上发生了冷凝,进而腐蚀主换热器,最终降低采暖热水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暖热水炉在小负荷状态下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小负荷状态下换热效率较高的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采暖系统,所述采暖系统包括:燃烧装置;主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燃烧装置一侧,所述主换热装置可与所述燃烧装置交换热量;回液管,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的进液端;出液管,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的出液端;以及换热结构,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出液管可选择地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交换热量。上述采暖系统,主换热管中的液体与出液管的液体通过换热结构进行热量交换,可在维持主换热装置中的液体处于较高温度的同时降低出液管的出液温度,从而在满足预设的温度要求,而使烟气保持较高的温度以避免烟气在主换热装置上冷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包括并联的第一回液支管与第二回液支管,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可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出液管交换热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还包括第一回液主管与第二回液主管,所述第一回液支管与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并联于所述第一回液主管与所述第二回液主管之间,所述第一回液主管可选择地通过所述第一回液支管和/或所述第二回液支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液主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结构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回液主管、所述第一回液支管以及所述第二回液支管通过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回液主管与所述第一回液支管和/或所述第二回液支管连通。一种上述采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采暖系统的负荷状态;根据所述采暖系统的负荷状态控制回液管中的液体是否通过换热结构与出液管中的液体交换热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回液管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出液管中的液体交换热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包括并联的第一回液支管与第二回液支管,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可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出液管交换热量;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回液管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出液管中的液体交换热量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液体流过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还包括第一回液主管与第二回液主管,所述第一回液支管与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并联于所述第一回液主管与所述第二回液主管之间;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液体流过所述第二回液支管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回液主管通过所述第二回液支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液主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非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回液管中的液体不通过所述换热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包括并联的第一回液支管与第二回液支管,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可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出液管交换热量;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非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回液管中的液体不通过所述换热结构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非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液体流过所述第一回液支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液管还包括第一回液主管与第二回液主管,所述第一回液支管与所述第二回液支管并联于所述第一回液主管与所述第二回液主管之间;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非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液体流过所述第一回液支管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所述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回液主管通过所述第一回液支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液主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采暖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采暖系统在低温小负荷状态时的液路图;图3为图1所示采暖系统在非低温小负荷状态时的液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采暖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采暖系统100,用于为室内各个房间供暖。下面以采暖系统100为燃气采暖炉系统为例,对本申请中采暖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采暖系统100也可具体为燃气热水器系统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采暖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系统包括:/n燃烧装置(10);/n主换热装置(20),设于所述燃烧装置(10)一侧,所述主换热装置(20)可与所述燃烧装置(10)交换热量;/n回液管(30),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20)的进液端;/n出液管(40),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20)的出液端;以及/n换热结构(50),所述回液管(30)与所述出液管(40)可选择地通过所述换热结构(50)交换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系统包括:
燃烧装置(10);
主换热装置(20),设于所述燃烧装置(10)一侧,所述主换热装置(20)可与所述燃烧装置(10)交换热量;
回液管(30),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20)的进液端;
出液管(40),连接于所述主换热装置(20)的出液端;以及
换热结构(50),所述回液管(30)与所述出液管(40)可选择地通过所述换热结构(50)交换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30)包括并联的第一回液支管(36)与第二回液支管(38),所述第二回液支管(38)可通过所述换热结构(50)与所述出液管(40)交换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30)还包括第一回液主管(32)与第二回液主管(34),所述第一回液支管(36)与所述第二回液支管(38)并联于所述第一回液主管(32)与所述第二回液主管(34)之间,所述第一回液主管(32)可选择地通过所述第一回液支管(36)和/或所述第二回液支管(38)连通所述第二回液主管(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结构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60),所述第一回液主管(32)、所述第一回液支管(36)以及所述第二回液支管(38)通过所述流量控制单元(60)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单元(6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回液主管(32)与所述第一回液支管(36)和/或所述第二回液支管(38)连通。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采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采暖系统的负荷状态;
根据所述采暖系统的负荷状态控制回液管(30)中的液体是否通过换热结构(50)与出液管(40)中的液体交换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采暖系统处于低温小负荷状态时,控制所述回液管(30)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换热结构(50)与所述出液管(40)中的液体交换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30)包括并联的第一回液支管(36)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