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22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交换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以及储水罐,还包括三通阀混水结构,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包括过水箱,所述过水箱包括第一通道、中间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进水端连通;中间通道分别设有均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流入小流量热水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三流道,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还包括流道控制结构,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一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三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也能确保热水出口快速的流出热水,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A kind of gas water heater with water storage tank for fast outflow of hot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
,涉及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如图1所示(其中图1的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包括燃烧系统1、热交换器2、冷水进口3、热水出口4以及储水罐5,燃烧系统1和热交换器2相配合,冷水进口3与热交换器2的进水端连通,热水出口4与储水罐5的出水端连通。其存在的问题是:此种燃气热水器在较长时间不使用而再次启用时,由于加热后的热水首先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储水罐5中,流入的该热水需要将原先储存在储水罐5中且已降至常温的冷水置换完全后,如此方能源源不断给用户提供热水,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存在出热水缓慢的缺点,导致用户使用不便。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确保热水出口能够快速的流出热水,消除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出热水缓慢的缺陷,从而便于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交换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以及储水罐,燃烧系统和热交换器相配合,冷水进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端连通,热水出口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还包括三通阀混水结构,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包括过水箱,所述过水箱包括第一通道、中间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进水端连通,中间通道的进水端与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通,第二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中间通道分别设有均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流入小流量热水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三流道,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还包括流道控制结构,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一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三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道控制结构包括第一电机、推进螺杆、至少一个堵头,第一电机通过推进螺杆与所述堵头相连接,所述堵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三流道的开启、闭合;当第一电机通过推进螺杆使堵头完全闭合第一流道时,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第一电机通过推进螺杆使堵头完全闭合第三流道时,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堵头为一个或者两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道控制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一个凸轮,第二电机通过旋转轴与凸轮相连接,所述凸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三流道的开启、闭合;当第二电机通过旋转轴使凸轮完全闭合第一流道时,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第二电机通过旋转轴使凸轮完全闭合第三流道时,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均分别布设于所述中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对称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水箱呈柱状或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的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三通阀混水装置、流道控制结构,并结合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一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三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这样即使燃气热水器停用一段时间而再次启用时,也能确保热水出口快速的流出热水,消除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出热水缓慢的缺陷,从而便于用户使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处为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A处为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2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燃气热水器的腔体为内,以燃气热水器的外壁为外。结合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1、热交换器2、冷水进口3、热水出口4以及储水罐5,燃烧系统1和热交换器2相配合,冷水进口3与热交换器2的进水端连通,热水出口4与储水罐5的出水端连通,还包括三通阀混水结构6,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6包括过水箱60,所述过水箱60包括第一通道600、中间通道601以及第二通道602,第一通道600的出水端与储水罐5的进水端连通,中间通道601的进水端与热交换器2的出水端连通,第二通道602的出水端与储水罐5的出水端连通;中间通道601分别设有均连通第一通道600的第一流道603和用于流入小流量热水的第二流道604、以及连通第二通道602的第三流道605,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6还包括流道控制结构61,流道控制结构61使第一流道603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604和第三流道605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61使第三流道605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603和第二流道604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即使燃气热水器停用一段时间而再次启用时,也能确保热水出口4快速的流出热水,消除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出热水缓慢的缺陷,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对于上述的结构而言,具有两种较佳的实施例,具体见下,但不限于以下的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3的直线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所述流道控制结构61包括第一电机610、推进螺杆611、至少一个堵头612,第一电机610通过推进螺杆611与所述堵头612相连接,所述堵头61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603或第三流道605的开启、闭合;当第一电机610通过推进螺杆611使堵头612完全闭合第一流道603时,所述第二流道604和第三流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交换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以及储水罐,燃烧系统和热交换器相配合,冷水进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端连通,热水出口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混水结构,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包括过水箱,所述过水箱包括第一通道、中间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进水端连通,中间通道的进水端与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通,第二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n中间通道分别设有均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流入小流量热水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三流道,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还包括流道控制结构,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一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三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系统、热交换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以及储水罐,燃烧系统和热交换器相配合,冷水进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端连通,热水出口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混水结构,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包括过水箱,所述过水箱包括第一通道、中间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进水端连通,中间通道的进水端与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通,第二通道的出水端与储水罐的出水端连通;
中间通道分别设有均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一流道和用于流入小流量热水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三流道,所述三通阀混水装置还包括流道控制结构,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一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流道控制结构使第三流道完全关闭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流出热水的带储水罐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控制结构包括第一电机、推进螺杆、至少一个堵头,第一电机通过推进螺杆与所述堵头相连接,所述堵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三流道的开启、闭合;
当第一电机通过推进螺杆使堵头完全闭合第一流道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何竞源阮铭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美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