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88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处理系统的预过滤产生的滤渣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依次连接废液储存罐、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池和清水池,所述废液储存罐的出液端设置有污水泵,还包括设置在废液储存罐与沉淀池间的预过滤池、预过滤池顶端的预过滤板、设置在预过滤池内位于预过滤板下方的集水槽、设置在预过滤池位于预过滤板顶端与废液储存罐相通的进污管、设置在预过滤池位于预过滤板顶端滤渣冲洗喷管以及设置在清水池上的排放管和与滤渣冲洗喷管相连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水泵,达到了减少滤渣中所带的有害物质,避免滤渣的二次污染的目的。

A high efficiency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其中水污染尤为严重,水污染的一个污染源头就是各类废水的随意排放,而垃圾填埋场渗透液中由于含有含有大量的腐殖质等高分子有机物等众多有害物质,如若随意排放,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必须经过处理之后才能够排放。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1430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储存罐、MBR膜生物反应器和消毒池,废水储存罐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垃圾渗透液进入管,废水储存罐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格栅,格栅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池,格栅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池,调节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原水泵,调节池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砂滤器,进水管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碳滤器,砂滤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MBR膜生物反应器,碳滤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DTRO膜生物反应器。但是,此技术在利用格栅对废液进行过滤的时候,其滤渣上依然会粘附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依旧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其对废液进行预过滤的同时,对滤渣进行冲洗,可以大大减少滤渣中所带的有害物质,避免滤渣的二次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废液储存罐、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消毒池和清水池,所述废液储存罐的出液端设置有污水泵,还包括设置在废液储存罐与沉淀池间的预过滤池、预过滤池顶端的预过滤板、设置在预过滤池内位于预过滤板下方的集水槽、设置在预过滤池位于预过滤板顶端与废液储存罐相通的进污管、设置在预过滤池位于预过滤板顶端滤渣冲洗喷管以及设置在清水池上的排放管和与滤渣冲洗喷管相连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水泵。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废液在进入沉淀池前,在预过滤池内进行预先过滤,进而除去废液中的大颗粒物质,同时,滤渣冲洗喷管会先对预过滤板上进行喷水,对负载在预过滤板上的滤渣进行冲洗,使废渣上的有害物质可以跟随水流流走,避免滤渣的二次污染,同时,滤渣冲洗喷管的喷吸水为污水处理过后的清水通过循环水管提供,进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而本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滤渣中所带的有害物质,避免滤渣的二次污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与预过滤池间设置有缓冲储液池,所述缓冲储液池与预过滤池设置有输液管一和输液泵一,所述沉淀池与缓冲储液池设置有输液管二和输液泵二。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储液池可以避免由于喷洗水的加入,造成向沉淀池内输入的污水过多,造成污水无法正常沉淀,缓冲储液池可以对污水进行预先储存,避免沉淀池负荷过大,影响污水处理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储液池的底端设置有与输液管一出液端相连的进液管,所述缓冲储液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输液管二进液端相连的出液管。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由缓冲储液池的底端进入缓冲储液池,可以使缓冲储液池内的水为稳定上升,避免污水在缓冲储液池内发生大幅度的迸溅,加大缓冲储液池的负荷,影响污水处理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储液池内设置有第一液位监测器,所述输液泵一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液位监测器信号的第一自动控制器,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二液位监测器,所述污水泵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液位监测器信号的第二自动控制器。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储液池内的水为过高的时候,第一自动控制器可以降低输液泵一的流速,避免缓冲储液池内水的溢出,同时,当集水槽内的水位过高的时候,第二自动控制器可以控制污水泵的流速,避免集水槽内的水溢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泵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水泵上设置有用于接收速度传感器信号的速度调节器。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速度调节器根据污水泵的速度控制压力水泵的流速,使压力水泵的流速小于污水泵的流速,进而使滤渣可以漏出污水液位外,喷吸水可以对滤渣进行充分从冲洗。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沿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确保可以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充分过滤的同时,加大过滤孔的孔径,可以使污水更加顺畅地流过预过滤板,避免发生堵塞现象。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渣冲洗喷管包括与循环水管水管相连的喷洗主管和若干与喷洗主管出水端相连的喷洗副管,所述喷洗副管的吹水端均匀设置在预过滤板的上方。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预过滤板各个区域的废渣都可以与喷吸水充分接触,进而可以对废渣的冲洗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器间设置有二次过滤池。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沉淀池中的污水未沉淀完全,带有大颗粒的物质进入到膜生物反应器内,对膜生物反应器造成损坏,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取出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滤渣冲洗喷管对预过滤板上进行喷水,进而对负载在预过滤板上的滤渣进行冲洗,使废渣上的有害物质可以跟随水流流走,避免滤渣的二次污染;2.本技术中,滤渣冲洗喷管的喷吸水为污水处理过后的清水通过循环水管提供,进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液位监测器、第一自动控制器、第二液位监测器、第二自动控制器,可以有效避免缓冲储液池和集水槽内的水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预过滤板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滤渣冲洗喷管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废液储存罐;2、沉淀池;3、膜生物反应器;4、消毒池;5、清水池;6、预过滤池;7、预过滤板;8、集水槽;9、进污管;10、滤渣冲洗喷管;11、排放管;12、循环水管;13、压力水泵;14、缓冲储液池;15、输液管一;16、输液泵一;17、输液管二;18、输液泵二;19、进液管;20、出液管;21、第一液位监测器;22、第一自动控制器;23、第二液位监测器;24、第二自动控制器;25、速度传感器;26、速度调节器;27、过滤孔;28、喷洗主管;29、喷洗副管;30、二次过滤池;31、污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废液储存罐1、沉淀池2、膜生物反应器3、消毒池4和清水池5,废液储存罐1的出液端设置有污水泵31,还包括设置在废液储存罐1与沉淀池2间的预过滤池6、预过滤池6顶端的预过滤板7、设置在预过滤池6内位于预过滤板7下方的集水槽8、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与废液储存罐1相通的进污管9、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滤渣冲洗喷管10以及设置在清水池5上的排放管11和与滤渣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废液储存罐(1)、沉淀池(2)、膜生物反应器(3)、消毒池(4)和清水池(5),所述废液储存罐(1)的出液端设置有污水泵(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废液储存罐(1)与沉淀池(2)间的预过滤池(6)、预过滤池(6)顶端的预过滤板(7)、设置在预过滤池(6)内位于预过滤板(7)下方的集水槽(8)、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与废液储存罐(1)相通的进污管(9)、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滤渣冲洗喷管(10)以及设置在清水池(5)上的排放管(11)和与滤渣冲洗喷管(10)相连的循环水管(12),所述循环水管(12)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水泵(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废液储存罐(1)、沉淀池(2)、膜生物反应器(3)、消毒池(4)和清水池(5),所述废液储存罐(1)的出液端设置有污水泵(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废液储存罐(1)与沉淀池(2)间的预过滤池(6)、预过滤池(6)顶端的预过滤板(7)、设置在预过滤池(6)内位于预过滤板(7)下方的集水槽(8)、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与废液储存罐(1)相通的进污管(9)、设置在预过滤池(6)位于预过滤板(7)顶端滤渣冲洗喷管(10)以及设置在清水池(5)上的排放管(11)和与滤渣冲洗喷管(10)相连的循环水管(12),所述循环水管(12)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水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与预过滤池(6)间设置有缓冲储液池(14),所述缓冲储液池(14)与预过滤池(6)设置有输液管一(15)和输液泵一(16),所述沉淀池(2)与缓冲储液池(14)设置有输液管二(17)和输液泵二(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储液池(14)的底端设置有与输液管一(15)出液端相连的进液管(19),所述缓冲储液池(1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输液管二(17)进液端相连的出液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夸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