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88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一组两个倾斜设置的过滤槽,所述滤池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相应的进水管,滤池本体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砂石层、细砂层和第一种植土层,所述两个过滤槽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滤池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两个过滤槽的顶部分别密封设有相应的封盖,所述两个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滤水出水管,所述封盖上分别成阶梯状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种植容器,所述过滤槽以及种植容器内分别填充铺设有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和第二种植土层上分别种植有相应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占地小,净化效果佳,且不受外部条件影响,净化效果稳定和可控性强的优点。

A biofilter for domestic sewage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滤池,具体是指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目前,乡村污水一般都是直接排放,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非常匮乏。生活污水氮磷含量高,肆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针对乡村排污处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耗低的优点,还能满足就近单独处理、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低和管理便利等要求。该技术可以解决污水管网收集不全且地处偏远的农村污水问题。目前,常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等。人工湿地和稳定塘法属于生态法,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和绿化功能等。但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的建造占地大,易容易受季节影响,可控性不足,且处理效果不稳定。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人工湿地和稳定塘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运用率并不高,得不到推广。因此,设计一款占地小,但是净化效果佳,且不受外部条件影响,净化效果稳定,最主要的是可控性强的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该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一组两个倾斜设置的过滤槽,所述滤池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相应的进水管,滤池本体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砂石层、细砂层和第一种植土层,所述滤池本体的顶部两侧分别于所述种植土层所在的位置上设有相应的出水口,所述两个过滤槽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滤池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两个过滤槽的顶部分别密封设有相应的封盖,所述两个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滤水出水管,所述封盖上分别成阶梯状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底部分别连通至相应过滤槽内,所述过滤槽以及所述种植容器内分别填充铺设有相应的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和第二种植土层上分别种植有相应的水生植物。所述滤池本体、过滤槽、封盖以及所述种植容器均由玻璃钢材质制备而成。所述水生植物选用千屈菜、菖蒲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种植。所述进水管、滤池本体的出水口以及所述滤水出水管的管口处分别装置有相应的金属滤网。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滤池本体底部设有进水口,滤池本体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砂石层、细砂层和第一种植土层,并在第一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污水逆流上行逐步经过砾石层、砂石层进行杂质过滤,然后通过细砂层进行再次充分的杂质过滤,最终经过种植有水生植物的第一土壤层实现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进行初步吸收。为了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还能具备有足够的净化效果。本技术在滤池本体的顶部两侧增设了两个过滤槽,然后在过滤槽上设置封盖,并在封盖上设置连通至过滤槽内的种植容器。这样便能在过滤槽以及种植容器内填充铺设有第二种植土层,并在第二种植土层上进行水生植物种植。污水经过初步净化后沿着滤池本体的顶部两侧渗入两个过滤槽内,并沿着两个过滤槽的最底端进行下渗,在此过程中,通过种植有水生植物的第二土壤层实现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进行再次的充分吸收。污水逆流上行逐步经过砾石层、砂石层进行杂质过滤,以及细砂层的再次充分过滤后,杂质基本可以滤除,此时主要是污水流经第一种植土层的时间有限,加之第一种植土层所种植的水生植物量有限,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吸收不够充分。本技术通过两个过滤槽的设置,以及相应的种植容器的设置,在不过度增加空间占用的基础上,使经过初步净化后的污水流经过滤槽进行再次吸附过滤后再进行外排。大大延长了污水与种植土壤的接触时间,并加大了水生植物的栽植量,有效提高了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的吸收率。实现占地小,净化效果佳,且不受外部条件影响,净化效果稳定和可控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和一组两个倾斜设置的过滤槽2,所述滤池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相应的进水管101,滤池本体1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3、砂石层4、细砂层5和第一种植土层6,所述滤池本体1的顶部两侧分别于所述种植土层6所在的位置上设有相应的出水口,所述两个过滤槽2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滤池本体1两侧的出水口,两个过滤槽2的顶部分别密封设有相应的封盖201,所述两个过滤槽2的底部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滤水出水管202,所述封盖201上分别成阶梯状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种植容器7,所述种植容器7的底部分别连通至相应过滤槽2内,所述过滤槽2以及所述种植容器7内分别填充铺设有相应的第二种植土层8,所述第一种植土层6和第二种植土层8上分别种植有相应的水生植物。所述滤池本体1、过滤槽2、封盖201以及所述种植容器7均由玻璃钢材质制备而成。所述第一种植土层6上种植千屈菜,所述第二种植土层8上种植菖蒲。所述进水管101、滤池本体1的出水口以及所述滤水出水管202的管口处分别装置有相应的金属滤网9。工作时,污水逆流上行逐步经过砾石层3、砂石层4进行杂质过滤,然后通过细砂层5进行再次充分的杂质过滤,最终经过种植有水生植物的第一土壤层6实现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进行初步吸收。污水经过初步净化后沿着滤池本体1的顶部两侧渗入两个过滤槽2内,并沿着两个过滤槽2的最底端进行下渗,在此过程中,通过种植有水生植物的第二土壤层8实现对污水中的氨氮与总磷进行再次的充分吸收。实现占地小,净化效果佳,且不受外部条件影响,净化效果稳定和可控性强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一组两个倾斜设置的过滤槽,所述滤池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相应的进水管,滤池本体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砂石层、细砂层和第一种植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的顶部两侧分别于所述种植土层所在的位置上设有相应的出水口,所述两个过滤槽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滤池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两个过滤槽的顶部分别密封设有相应的封盖,所述两个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滤水出水管,所述封盖上分别成阶梯状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底部分别连通至相应过滤槽内,所述过滤槽以及所述种植容器内分别填充铺设有相应的第二种植土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和第二种植土层上分别种植有相应的水生植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一组两个倾斜设置的过滤槽,所述滤池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相应的进水管,滤池本体内从低往高依次设有相应的砾石层、砂石层、细砂层和第一种植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的顶部两侧分别于所述种植土层所在的位置上设有相应的出水口,所述两个过滤槽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滤池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两个过滤槽的顶部分别密封设有相应的封盖,所述两个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滤水出水管,所述封盖上分别成阶梯状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底部分别连通至相应过滤槽内,所述过滤槽以及所述种植容器内分别填充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泉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赤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