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8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包括滤瓶、上端盖、下端盖和装填有颗粒碳的滤芯筒,所述滤瓶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端盖下端面设置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嵌设在所述颗粒碳内,且其底端与所述下端盖不连接;所述隔离管外侧的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隔离管内侧的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该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大大延长了水质的净化数据,提高了净化效率,且其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A kind of filter element device with long flow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零部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
技术介绍
净水器滤芯是使受到污染的水被洁净到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状态,也就是使水达到一定的洁净度,工作原理是利用活性炭以及其他材料的吸附和消毒作用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杀灭细菌、滤除有害化学成分。如今的净水器的滤芯结构越来越多,越来越合理化,常用的滤芯结构通常包括多个滤瓶或多级结构连接而成的净水器,滤瓶内的滤料可以是活性炭、PP棉、方解石等。如图1所示,常规颗粒炭滤芯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滤瓶1’,设置于滤瓶1’顶部和底部的上端盖4’和下端盖5’,以及设置于上端盖4’和下端盖5’之间由滤芯筒6’、上无纺布8’、下无纺布9’和颗粒碳7’构成的滤芯组件;上无纺布8’为圆形焊接在上端盖4’上;下无纺布9’外观为圆形,内有圆孔,焊接在下端盖5’上,其中上端盖4’上无孔,而下端盖5’上密布有进水孔。但现有的颗粒炭滤芯,为保证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增大水在颗粒碳中存留的时间,颗粒炭的用量大,滤芯体积也相对较高,滤芯更换不便,操作麻烦,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质净化效率高、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的滤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结构紧凑以及生产成本低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包括滤瓶、上端盖、下端盖和装填有颗粒碳的滤芯筒,所述滤瓶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端盖下端面设置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嵌设在所述颗粒碳内,且其底端与所述下端盖不连接;所述隔离管外侧的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隔离管内侧的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隔离管外侧的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水无纺布,所述进水无纺布位于所述上端盖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进水孔。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隔离管内侧的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出水无纺布,所述出水无纺布位于所述上端盖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出水孔。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隔离管与所述滤芯筒同轴线布置,且所述隔离管与所述滤芯筒的直径比为1:1.5-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隔离管底端至所述下端盖的间距与所述隔离管的直径比1:1.5-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进水孔为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在所述上端盖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进水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的直径。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出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直径。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上,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滤瓶的中轴线上。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在上端盖上开设进水孔和设置隔离管,从而将滤芯筒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并在隔离管的底部形成U型流道,待净化的水从顶部的进水孔进入滤芯筒内,经隔离管的底部的U型流道进入隔离管内,最后经出水孔从出水口排出;该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大大延长了水质的净化数据,提高了净化效率,且其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颗粒炭滤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包括滤瓶1、上端盖4、下端盖5和装填有颗粒碳7的滤芯筒6,所述滤瓶1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设置有隔离管8,所述隔离管8嵌设在所述颗粒碳7内,且其底端与所述下端盖5不连接;所述隔离管8外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9,所述进水孔9与所述进水口2连通;所述隔离管8内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出水孔10,所述出水孔10与所述出水口3连通。该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通过在上端盖4上开设进水孔9和设置隔离管8,从而将滤芯筒6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并在隔离管8的底部形成U型流道,待净化的水从顶部的进水孔9进入滤芯筒6内,经隔离管8的底部的U型流道进入隔离管8内,最后经出水孔10从出水口3排出,大大延长了水质的净化数据,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隔离管8外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进水无纺布11,所述进水无纺布11位于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进水孔9。以及所述隔离管8内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出水无纺布12,所述出水无纺布12位于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出水孔10。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水质净化效率,所述隔离管8与所述滤芯筒6同轴线布置,且所述隔离管8与所述滤芯筒6的直径比为1:1.5-3。且所述隔离管8底端至所述下端盖5的间距与所述隔离管8的直径比1:1.5-3。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孔9为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在所述上端盖4上;更为优选地,若干个进水孔9在上端盖4上形成两个环形,且个环形上的进水孔9等距分布。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孔9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2的直径。所述出水孔10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口3的直径,且所述出水口3和所述出水孔10位于所述滤瓶1的中轴线上。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保证上端盖4与出水口3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净化的水再次进入滤瓶1和滤芯筒6之间,所述出水孔10与所述出水口3之间通过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密封连接,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综上,本技术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通过在上端盖上开设进水孔和设置隔离管,将滤芯筒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并在隔离管的底部形成U型流道,待净化的水从顶部的进水孔进入滤芯筒内,经隔离管的底部的U型流道进入隔离管内,最后经出水孔从出水口排出,大大延长了水质的净化数据,提高了净化效率,且其结构紧凑,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1)、上端盖(4)、下端盖(5)和装填有颗粒碳(7)的滤芯筒(6),所述滤瓶(1)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设置有隔离管(8),所述隔离管(8)嵌设在所述颗粒碳(7)内,且其底端与所述下端盖(5)不连接;所述隔离管(8)外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9),所述进水孔(9)与所述进水口(2)连通;所述隔离管(8)内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出水孔(10),所述出水孔(10)与所述出水口(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1)、上端盖(4)、下端盖(5)和装填有颗粒碳(7)的滤芯筒(6),所述滤瓶(1)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设置有隔离管(8),所述隔离管(8)嵌设在所述颗粒碳(7)内,且其底端与所述下端盖(5)不连接;所述隔离管(8)外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9),所述进水孔(9)与所述进水口(2)连通;所述隔离管(8)内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开设有出水孔(10),所述出水孔(10)与所述出水口(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8)外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进水无纺布(11),所述进水无纺布(11)位于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进水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炭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8)内侧的所述上端盖(4)上设置有出水无纺布(12),所述出水无纺布(12)位于所述上端盖(4)下端面,并完全覆盖所述出水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流道口感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旻屠锦军潘淑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