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346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配置聚合物溶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0.3%~0.6%的起泡剂、0.05%~0.2%的交联剂和0.15%~0.35%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中;步骤2,向聚合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形成湍流,至最大发泡量后,降低气体流量至0.5~2.5ml/50cm

Double continuous phase foam 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连续相结构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对于双连续相结构,常见的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形成的微乳液和液晶等热力学稳定结构,比较多的表现出立方双连续相结构,可以用临界排列参数理论进行解释。临界排列参数理论:基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几何形状的数据,组合为一个临界排列参数P,并根据其值预测它们在空间的排列形态。该参数表达式如式(1)所示:P=V/al(1)式中,a为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基团截面积;l为疏水链长度;V为疏水基团体积。临界排列参数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易形成碟形胶束或具有不同程度弯曲的双分子层以及双连续结构。不过并非所有的表面活性剂体系都遵循这个规律,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临界排列参数理论还可用来分析微乳状液的形成,当体系中的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相等时,双连续相体系中临界排列参数值P则非常接近1。凡是可以影响疏水基团体积V、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基团截面积a及疏水链长度l的因素都可以影响P值大小,进而影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配置聚合物溶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0.3%~0.6%的起泡剂、0.05%~0.2%的交联剂和0.15%~0.35%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中;/n步骤2,向聚合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形成湍流,至最大发泡量后,降低气体流量至0.5~2.5ml/5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续相泡沫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置聚合物溶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0.3%~0.6%的起泡剂、0.05%~0.2%的交联剂和0.15%~0.35%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中;
步骤2,向聚合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形成湍流,至最大发泡量后,降低气体流量至0.5~2.5ml/50cm3·min,持续搅拌,然后静置熟化1~3小时,得到双连续相泡沫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泡沫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起泡剂为α-烯烃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或仲烷基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续相泡沫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复合交联剂,包括有机酚醛交联剂和过渡金属交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连续相泡沫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永利吕博牛梦龙尹丰丰蔡雨秀奚琪张阳宋兆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