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送排风结合臭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36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加设密闭除臭罩,阻止臭气扩散至车间内其他区域;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内设有若干条设备巡检通道,在每条设备巡检通道的首末两端均设送风立管,立管上设百叶风口或球形喷口,采用离子送风装置向罩内送离子新风;在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除臭罩上开设排风口,连接排风管,将罩内臭气排至末端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解决了臭气问题,又不占用巡检通道并节省成本,在改造项目中更能凸显其技术优势。

A method of air supply and exhaust combined with odor control for sludge plate and frame dehyd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送排风结合臭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产生的臭气处理
,公开了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前污水处理技术背景下,污水处理过程中几乎必然伴随着污泥的生成。目前,污水处理厂中污泥的处理处置越来越受重视。常规的污泥处理流程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中,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深度)脱水处理降低含水率,实现减量化,不仅降低了后续处理处置(填埋、干化焚烧、消化等)的成本,也保证了后续处理处置工艺对污泥含水率的要求得到满足。板框脱水设备通过压滤原理脱去污泥中的水分。在工程实践中,板框脱水设备因具有低能耗、脱水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泥的(深度)脱水处理。在污水处理厂中,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一种典型布置形式如说明书附图2和图3所示。其中,在平面上,数台板框脱水机平行布置,脱水机四周需留出工作人员巡检通行的通道。近年来,为改善运行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臭气对污水处理厂周边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过程的臭气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在经过处理处置前,污泥中成分极端复杂、有机物浓度高且具有生物活性,污泥的臭气污染物散发强度很大,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设施的臭气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板框脱水设备臭气控制存在以下问题:(1)板框脱水机需日常巡检,在脱水污泥无法从板框自行脱落的情况下,往往还需人工铲泥。因此,巡检通道人员通行频繁,停留时间较长,除臭要求高,且无法通过设备单独密闭解决臭气控制问题。(2)板框脱水过程中,污泥与空气接触面积大,频率高,臭气散发强度高,加大了臭气控制的难度。(3)若在板框脱水机巡检通道上布置除臭风管(包括送风立管和排风立管),虽然可能会取得较好的除臭效果,但是占用了部分巡检空间。在改造项目中这一问题往往更加突出。上述问题若未得到妥善解决,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便无法被很好地控制,不仅会对车间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影响,也会因臭气逸散对厂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无法满足大气污染物控制相关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污泥板框脱水设备臭气控制的复杂性和常规除臭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能够高效收集污泥板框脱水过程产生的臭气,有效改善巡检通道空气质量,并节省除臭系统占用空间和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加设密闭除臭罩,阻止臭气扩散至车间内其他区域;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内设有若干条设备巡检通道,在每条设备巡检通道的首末两端均设送风立管,立管上设百叶风口或球形喷口,采用离子送风装置向罩内送离子新风;在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除臭罩上开设排风口,连接排风管,将罩内臭气排至末端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进一步地,除臭罩采用透明玻璃钢材质,并设活动门,以供人员进出。进一步地,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首末两端分别设有一根送风管,首端的送风管与设置于巡检通道首端的多根送风立管连接,末端的送风管均与设置于设备巡检通道末端的多根送风立管连接,每根送风立管设有上中下三个送风口。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由三段管道拼接而成,顺着送风的方向,所述三段管道的内径逐渐变小。进一步地,每条巡视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设置4个等间距分布的排风口,在除臭罩外对应每条巡视通道设置有一个排风支管,所述4个等间距分布的排风口与位于除臭罩外的排风支管连接,所有排风支管末端连接排风主管,进而连接至除臭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口为丝网排风口。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污泥脱水设备臭气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种既高效又不占用巡检通道和节省成本的方案,技术优势显然,可用于现状改造及新建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除臭设计。本专利技术与常规污泥脱水设备相比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备加罩与罩内送排风的结合,巧妙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位置,在罩内形成上升气流组织,可持续将污泥脱水过程产生的臭气污染物带出除臭罩,有效降低罩内臭气浓度,改善罩内环境。(2)充分利用送风气流,巡检通道上不再设置送风管,不占用巡检通道并节省成本,本方案更有利于除臭改造项目。本专利技术既解决了臭气问题,又不占用巡检通道并节省成本,在改造项目中更能凸显其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一种典型布置形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除臭结构的排风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臭结构的送风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除臭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为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一种典型布置形式,并排排列有多列污泥板框机1(如图中的1#污泥板框机、2#污泥板框机、3#污泥板框机和4#污泥板框机),相邻两列污泥板框机1之间形成巡检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脱水设备加罩、巡检通道送风、通道上方排风等手段。其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对污泥脱水设备通过整体加罩的方法进行隔离,然后通过在罩内巡检通道两端送离子新风、罩上排风收集臭气的布置形式,在罩内形成上向流的气流组织,有组织地将罩内臭气排出,实现臭气的有效控制,改善运行操作人员的环境。(1)脱水设备加罩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加设密闭除臭罩2,阻止臭气扩散至车间内其他区域。除臭罩2可采用透明玻璃钢等材质,保证密闭性良好,并考虑车间人员巡检操作,在人员进入和离开处设置活动门。(2)巡检通道送风在每条设备巡检通道的首末两端均设送风立管5,立管上设百叶风口或球形喷口,采用离子送风装置向罩内送离子新风。送风立管位于除臭罩内,罩内容积换气次数满足规范要求,通过高活性离子与臭气污染物就地接触反应和消解,实现臭气的预处理,并同步提供新鲜空气,达到巡检通道空气保持清新的目的。根据送风量和风速设计送风口数量和尺寸,若巡检通道较长,可适当提高送风口风速,保证离子新风对巡检通道的全覆盖。(3)通道上方排风在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除臭罩上开设排风口3,连接排风管,将罩内臭气排至末端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来自巡检通道两端的新鲜空气流向上流动进入排风口,在经过板框脱水机时将污泥扩散产生的臭气污染物裹挟进气流中,罩内气流组织如图4所示。在主气流方向上,巡检通道上的工作人员始终处于高臭气污染物浓度的气流的上游,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与臭气污染物的接触概率,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环境。具体地,如图所示,在除臭罩内,每条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设置4个等间距分布的排风口3,根据除臭风量设计排风口尺寸为250mm×250mm,连接排风口的排风支管4位于除臭罩外,所有排风支管末端连接排风主管,进而连接生物滤池等除臭设备。如图4所示,在板框脱水机两端分别有一根送风管6,每根送风管6下连接320mm×250mm送风立管5,放置于罩内巡视通道的两端。每根送风立管上设3个200mm×150mm百叶风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加设密闭除臭罩,阻止臭气扩散至车间内其他区域;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内设有若干条设备巡检通道,在每条设备巡检通道的首末两端均设送风立管,立管上设百叶风口或球形喷口,采用离子送风装置向罩内送离子新风;在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除臭罩上开设排风口,连接排风管,将罩内臭气排至末端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在于,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加设密闭除臭罩,阻止臭气扩散至车间内其他区域;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内设有若干条设备巡检通道,在每条设备巡检通道的首末两端均设送风立管,立管上设百叶风口或球形喷口,采用离子送风装置向罩内送离子新风;在巡检通道中间区域的上方,除臭罩上开设排风口,连接排风管,将罩内臭气排至末端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除臭罩采用透明玻璃钢材质,并设活动门,以供人员进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板框脱水设备的臭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泥板框脱水设备区域首末两端分别设有一根送风管,首端的送风管与设置于巡检通道首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卢骏营张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