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及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30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及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现有管排拆除和回装需要的时间长,耗用人力多,造成浪费人工费和吊车机械台班费,并使大修工期滞后,以及现有的吊装方法施工工期长,人工和设备投入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卡装的组对装置和设置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的调运支架,在所述脱硅槽顶部开设有检修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设置组对装置和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设置调运支架,利用脱硅槽搅拌转轴作为倒运载体,一次将管排倒运至施工部位,管排调运支架仅用一人转动搅拌转轴就可以实现360°的吊装倒运、组对、安装。

A hoisting method of desilication tank pipe arran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support and heating tube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及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及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脱硅槽是氧化铝高压溶出主体设备,因长周期使用造成脱硅槽里加热管束破裂、联箱管焊缝开裂、积料严重,影响了脱硅槽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须对加热管束进行更换。现有的旧管排和上下环管的拆除、回装这一环节需要的时间长,耗用人力多,这样不仅浪费人工费和吊车机械台班费,并使大修工期滞后。现有的吊装方法是将管束从脱硅槽外部经人孔门倒运至脱硅槽内部,然后再通过手拉葫芦起吊多次倒运至施工部位,施工工期长,人工和设备投入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现有管排拆除和回装需要的时间长,耗用人力多,造成浪费人工费和吊车机械台班费,并使大修工期滞后,以及现有的吊装方法施工工期长,人工和设备投入量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及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卡装的组对装置和设置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的调运支架,在所述脱硅槽顶部开设有检修人孔,利用脱硅槽搅拌转轴作为倒运载体,一次将管排倒运至施工部位,可将管束在360度范围进行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大大缩减了管排拆除和回装需要的时间,节省人力,也节省了人工费和吊车机械台班费,并使大修工期提前,此外通过这样设置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降低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测试效果良好。进一步,所述组对装置包括组对支架和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设置在组对支架支架臂的端部,通过手动葫芦将加热管束吊起,并与上加热环管和下加热环管进行组对、安装。再进一步,所述组对支架包括支架卡座和支架臂,所述支架卡座和支架臂一体设计,所述支架卡座用于卡装在环形槽钢上,支架卡座采用移动式操作,可以在环形槽钢上移动,管排吊运到安装位置后即可迅速组对焊接,实现360度范围进行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大大缩减了管排吊装倒运、组对、安装的时间。更进一步,所述调运支架包括连接杆和卡勾,所述卡勾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脱硅槽搅拌转轴的上部侧面连接,设置卡勾进一步保证了加热管事悬挂在连杆上时,不会因为搅拌转轴的转动而甩出去。更进一步,在所述调运支架和脱硅槽的搅拌转轴之间设有拉筋,用于稳固调运支架。一种脱硅槽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脱硅槽顶部开检修人孔;步骤2,将提前做好的吊运支架焊接在搅拌转轴上部侧面;步骤3,用吊车把加热管束从脱硅槽顶部的检修人孔放进脱硅槽内,并用钢丝绳将加热管束悬挂在调运支架上;步骤4,通过转动搅拌转轴,将加热管束移动至拟安装的位置;步骤5,将组对支架卡装在脱硅槽内壁上部的环形槽钢上,并且组对支架可以根据组对位置在环形槽钢上移动;步骤6,通过手动葫芦将加热管束吊起,并与上加热环管和下加热环管进行组对、安装;步骤7,将所有加热管束按照步骤3-6一一组队,实现360°无死角安装到位,即完成加热管束的安装;步骤8,安装完毕后,取下组对支架,切除调运支架并将检修人孔封闭。本方法利用脱硅槽搅拌转轴作为倒运载体,一次将管排倒运至施工部位,可将管束在360度范围进行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大大缩减了施工工期,人工和设备投入量也大大节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设置组对装置和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设置调运支架,利用脱硅槽搅拌转轴作为倒运载体,一次将管排倒运至施工部位,管排调运支架仅用一人转动搅拌转轴就可以实现360°无死角的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并把管排精准吊运到任何一处安装位置,大大缩减了管排拆除和回装需要的时间,节省人力,也节省了人工费和吊车机械台班费,并使大修工期提前,此外通过这样设置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降低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测试效果良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对支架包括支架卡座和支架臂,所述支架卡座和支架臂一体设计,所述支架卡座用于卡装在环形槽钢上,支架卡座采用移动式操作,可以在环形槽钢上移动,管排吊运到安装位置后即可迅速组对焊接,实现360度范围进行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大大缩减了管排吊装倒运、组对、安装的时间。3、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运支架包括连接杆和卡勾,所述卡勾设置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脱硅槽搅拌转轴的上部侧面连接,设置卡勾进一步保证了加热管事悬挂在连杆上时,不会因为搅拌转轴的转动而甩出去。4、本专利技术在所述调运支架和脱硅槽的搅拌转轴之间设有拉筋,用于稳固调运支架。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脱硅槽搅拌转轴作为倒运载体,一次将管排倒运至施工部位,可将管束在360度范围进行吊装倒运、组对、安装,大大缩减了施工工期,人工和设备投入量也大大节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调运支架和搅拌转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对装置、101-组对支架、102-手动葫芦、103-支架卡座、104-支架臂、2-调运支架、201-连接杆、202-卡勾、3-检修人孔、4-拉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包括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卡装的组对装置1和设置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的调运支架2,所述调运支架2包括连接杆201和卡勾202,所述卡勾设置在连接杆20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01的另一端用于与脱硅槽搅拌转轴的上部侧面连接,在所述调运支架2和脱硅槽的搅拌转轴之间设有拉筋4,用于稳固调运支架2,在所述脱硅槽顶部开设有检修人孔3,所述组对装置1包括组对支架101和手动葫芦102,所述组对支架101包括支架卡座103和支架臂104,所述支架卡座103和支架臂104一体设计,所述支架卡座103用于卡装在环形槽钢上,所述手动葫芦102设置在组对支架101支架臂104的端部。一种脱硅槽加热管束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脱硅槽顶部开检修人孔3;步骤2,将提前做好的吊运支架2焊接在搅拌转轴上部侧面;步骤3,用吊车把加热管束从脱硅槽顶部的检修人孔3放进脱硅槽内,并用钢丝绳将加热管束悬挂在调运支架2上;步骤4,通过转动搅拌转轴,将加热管束移动至拟安装的位置;步骤5,将组对支架101卡装在脱硅槽内壁上部的环形槽钢上,并且组对支架101可以根据组对位置在环形槽钢上移动;步骤6,通过手动葫芦102将加热管束吊起,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卡装的组对装置(1)和设置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的调运支架(2),在所述脱硅槽顶部开设有检修人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硅槽内壁上部环形槽钢上卡装的组对装置(1)和设置在脱硅槽搅拌转轴上部侧面的调运支架(2),在所述脱硅槽顶部开设有检修人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装置(1)包括组对支架(101)和手动葫芦(102),所述手动葫芦(102)设置在组对支架(101)支架臂(104)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支架(101)包括支架卡座(103)和支架臂(104),所述支架卡座(103)和支架臂(104)一体设计,所述支架卡座(103)用于卡装在环形槽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运支架(2)包括连接杆(201)和卡勾(202),所述卡勾设置在连接杆(20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01)的另一端用于与脱硅槽搅拌转轴的上部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张朝辉刘鹏赵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山西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