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10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乳胶枕头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生产线需要人工开模的问题,包括固定于输送机的环形支架上的固定块、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块上的推挤滚轮,所述推挤滚轮沿模具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且推挤滚轮在分布的过程中,逐渐朝向环形支架的内侧靠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开锁机构能够在枕头模具输送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解锁,使得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能够被分开,省去人工开模的过程,减少枕头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

Mold opening mechanism of conveyor in latex pillow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乳胶枕头生产线,特别涉及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而乳胶枕头能够根据人体的挤压去贴合人体颈部的弧度,使得人体颈椎不容易收到压迫,减少颈椎病的产生,因此乳胶枕头成为了如今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目前,授权公布号为CN10852775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乳胶枕头模具自动清理排气乳胶发泡系统,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模具,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分别为卸载区和清洗区,模具在卸载区上打开上盖,用于取走模具内的乳胶枕头,卸载区两侧的机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鸭嘴式喷水头,第一鸭嘴式喷水头通过水管连接在高压水泵上,清洗区两侧的机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二鸭嘴式喷水头,清洗区的下侧设置有第三鸭嘴式喷水头,竖直设置清洗区一侧的第二鸭嘴式喷水头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四鸭嘴式喷水头。如上所述的乳胶枕头模具自动清理排气乳胶发泡系统,在使用时,枕头模具放置在传送带式的输送装置上,并随着输送装置的传动向前运输,先到达卸载区再到达清洗区,但是这种输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模具在到达卸载区后需要由人工对模具进行开模,随后才能进行清洗,人工开模的过程速度较慢,会延长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导致枕头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能够在枕头模具输送到指定工位时,对模具进行解锁,减少模具准备所需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包括固定于输送机的环形支架上的固定块、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块上的推挤滚轮,所述推挤滚轮沿模具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且推挤滚轮在分布的过程中,逐渐朝向环形支架的内侧靠拢。为了配合这种生产线的工作情况,枕头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采用按压开启式的锁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模具在输送机的带动下移动到开模机构所在位置时,推挤滚轮会与模具上的锁定机构产生接触,对锁定机构产生挤压,此时锁定机构解锁,那么枕头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就能够进行分开,随后下模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然向下翻转,使枕头模具进行分模,这样就能够省去人开模的过程中,减少枕头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的连接耳、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耳上的承载片,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于的一字孔,所述承载片上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在穿过一字孔后通过螺母将承载片与连接耳进行固定,且推挤滚轮位于承载片上。不同的模具之间会有加工误差,导致模具上的锁定机构位置也会有所偏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分体式的固定块使得承载片和连接耳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节,使得开锁机构能够根据模具上锁定机构的位置进行左右调节,使得推挤滚轮与模具上的锁定机构产生接触时,能够触发合模锁,从而使得模具的上模和下模能够顺利解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片上且远离连接耳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推挤滚轮的转动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推挤滚轮的转动轴螺纹连接于连接螺纹孔内,所述推挤滚轮的转动轴位于推挤滚轮和承载板之间的一端上还套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枕头模具处理水平位置的偏差外,还可能有竖直方向上位置的偏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推挤滚轮这样设置后,推挤滚轮与承载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即推挤滚轮的高度能够调节,并且调节弹簧还能够为推挤滚轮提供支撑力,使得推挤滚轮能够根据枕头模具上锁定机构的位置来调节自身离地面的高度,从而使得推挤滚轮能够顺利解开锁定机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耳的一侧通过翻折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排固定孔,所述连接耳通过螺栓穿透固定孔后螺纹连接于环形支架上的方式固定于环形支架上。虽然连接耳上的一字孔使得承载板的位置可调节,但是调节的范围不会超过一字孔的长度值,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推挤滚轮需要调节的幅度比较大时,可拆卸式的结构使得连接耳可更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通过更换连接耳的方式来增大推挤滚轮位置的调节范围,从而使得这种开锁机构能够更好地对模具进行开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与固定片位于同一侧的引导片,所述引导片位于推挤滚轮的下一工位,且引导片远离推挤滚轮的一端朝向下方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模具在解锁后,当其继续向前运动到引导片所在位置时,引导片会与模具中的下模产生接触,由于引导片远离推挤滚轮的一端朝向下方弯曲,因此模具在持续向前的过程中,其下模会在引导片的引导下向下翻转,使模具分模,从而实现解锁、分模一体化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位于引导片斜下方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沿模具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地面以及远离固定片的一侧倾斜。下模在向下翻转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垂落,这样突然垂落带起的振动很强烈,另外,长期如此也容易导致模具损坏,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引导杆沿模具的前进方向逐渐朝向地面以及远离固定片的一侧倾斜,因此引导杆能够在模具刚解锁时对下模进行支撑,随后再随着模具的前进,使其逐渐向下翻转,这样能够减缓下模的翻转过程中,从而使模具不容易产生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上的报警灯、固定于环形支架上且位于引导片和推挤滚轮之间的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通过导线与报警灯相连,触碰开关被触发后报警灯闪烁,直到触碰开关复位,且触碰开关离地面的高度大于引导片。前述提到过,模具有可能因为加工误差而出现在开锁过程中与推挤滚轮接触不深的情况,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触碰开关离地面的高度大于引导片,因此只有未解锁的模具才会与触碰开关产生接触,并且当触碰开关被触发时,报警灯就会产生闪烁,提醒操作工人有模具未解锁,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开模机构进行调试。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开模机构能够在枕头模具输送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解锁,使得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能够被分开,省去人工开模的过程,减少枕头模具的准备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枕头生产效率的目的;2.引导片能够对枕头模具进行引导,使得被乳胶枕头卡住的模具也能够产生翻转,并减少模具对环形支架的撞击,从而使得开锁机构能够顺利对模具进行开模;3.报警组件能够检测模具的开模情况,并将检测到的结果反馈给操作人员,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开锁机构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块;11、连接耳;111、连接部;112、固定孔;113、一字孔;12、承载片;121、连接螺纹孔;2、推挤滚轮;21、调节弹簧;3、引导组件;31、引导片;32、引导杆;4、报警组件;41、报警灯;42、触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输送机的环形支架(5)上的固定块(1)、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块(1)上的推挤滚轮(2),所述推挤滚轮(2)沿模具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且推挤滚轮(2)在分布的过程中,逐渐朝向环形支架(5)的内侧靠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输送机的环形支架(5)上的固定块(1)、多个转动连接于固定块(1)上的推挤滚轮(2),所述推挤滚轮(2)沿模具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且推挤滚轮(2)在分布的过程中,逐渐朝向环形支架(5)的内侧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包括固定于环形支架(5)上的连接耳(11)、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耳(11)上的承载片(12),所述连接耳(11)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于的一字孔(113),所述承载片(12)上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在穿过一字孔(113)后通过螺母将承载片(12)与连接耳(11)进行固定,且推挤滚轮(2)位于承载片(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片(12)上且远离连接耳(1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孔(121),所述推挤滚轮(2)的转动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推挤滚轮(2)的转动轴螺纹连接于连接螺纹孔(121)内,所述推挤滚轮(2)的转动轴位于推挤滚轮(2)和承载板之间的一端上还套设有调节弹簧(21),所述调节弹簧(21)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胶枕头生产线输送机的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松林张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舒慕思乳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