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2913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清除污染矿区土壤地表面的大块浮石,将待修复的土壤翻整、破碎并晾晒,重复2~3次;向晾晒后的矿区土壤中加入适量城市污泥,稳定20~30天后,再次翻整,并设计排水沟、集水池;在稳定翻整后的矿区土壤上播撒鸭跖草种子或移栽鸭跖草幼苗,实现植被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城市污泥作为添加剂,既提高了矿区土壤养分含量,满足了植物生长正常需求,又实现了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利用超富集植物鸭跖草对改良后的铜矿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避免了添加污泥造成的双重污染;将城市污泥用于矿区土壤植物修复,以废治废,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A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polluted soil in Copper Min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开采手段粗糙、管理不当,也造成了大面积的矿区废弃地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些被重金属污染的废弃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周围生态环境,并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矿区废弃土壤的传统修复方法有工程修复、物理化学修复等。这些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如投资大、难以大规模处理污染土壤、处理后土壤活性下降等。近年来,生态修复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生态修复尤其是植物修复具有投资小、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在矿山土壤修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植物修复废弃矿区土壤的关键在于筛选出能够对重金属进行超富集的植物。这些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性,通过发达的根系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到茎、叶等地上部分,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修复。目前,已调查筛选出可用于矿区废弃土壤修复的超富集植物有小飞扬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清除污染矿区土壤地表面的大块浮石,将待修复的土壤翻整、破碎并晾晒,重复2~3次;/n步骤二,向晾晒后的矿区土壤中加入适量城市污泥,稳定20~30天后,再次翻整,并设计排水沟、集水池;/n步骤三,在稳定翻整后的矿区土壤上播撒鸭跖草种子或移栽鸭跖草幼苗,进行植被恢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除污染矿区土壤地表面的大块浮石,将待修复的土壤翻整、破碎并晾晒,重复2~3次;
步骤二,向晾晒后的矿区土壤中加入适量城市污泥,稳定20~30天后,再次翻整,并设计排水沟、集水池;
步骤三,在稳定翻整后的矿区土壤上播撒鸭跖草种子或移栽鸭跖草幼苗,进行植被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翻整深度为15~30cm,破碎至粒径为2~4cm,晾晒4~5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城市污泥为污水厂脱水后的污泥,直接施用于矿区土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城市污泥的添加比例为10%~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铜矿区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琴潘志强刘爽郭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