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疼痛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71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耳穴压丸是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所述的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是痔手术的围手术期。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耳穴压丸镇痛在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优于一般口服药物镇痛,在临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pain of mixed hemorrho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疼痛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肛周常见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痔疮属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其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据国内外近年统计,人群中痔疾患病率62.88%,其中痔疮80.98%。其病因为肛垫下移、静脉扩张所致。痔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当患者肛垫广泛破坏,使用药物治疗不能明显改善脱出、疼痛、出血等症状时,可进行手术治疗。痔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局麻药用量较大,麻醉区域较小,易产生诸如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又因组织损伤、创面水肿、术后排便反射等原因导致痛苦较大,且半污染创面愈合时间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需肌注或口服止痛药,长期使用易引起成瘾、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术中局麻药使用,缓解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的方法,是当务之急。关于一种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疼痛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耳穴压丸是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所述的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是痔手术的围手术期。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耳穴压丸镇痛在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优于一般口服药物镇痛,在临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本专利技术耳穴压丸是通过按压相应穴位,达到刺激耳穴减轻消除疼痛,减轻手术病人精神紧张、恐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治疗混合痔,取神门镇静止痛、肺疏通气机为主穴,在术后镇痛、止血,不仅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技术路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一般资料:1.技术要点1.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1.2病例分组计划纳入7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耳穴组35例,镇痛药组35例;1.3纳入标准(1)混合痔III、IV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要施行痔手术的患者;(2)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4剔除标准(1)免疫缺陷者(2)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3)不愿意接受耳针治疗者;(4)合并直肠癌、直肠息肉等其他肛门直肠疾病者1.5脱落病例处理(1)埋针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断继续治疗者;(2)未按规定自行揭去耳穴,无法判断疗效或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3)自行中断治疗的患者。2.技术路线具体见图1。3.操作规范3.1.定穴与消毒以选定单侧耳穴为点,压丸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施术。3.2.体位与进针一般采用坐位,施术者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部,右手用镊子夹住胶布,轻轻将王不留行子按压在耳穴上并固定胶布。以拇指轻轻进行按压刺激,以患者得气为度。3.3.留置与取下留置期间,自行按压刺激前应清洁消毒双手,按压力量不宜过大,以感受到轻度疼痛为度,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1-2分钟为限。每日按压三次,分别为换药后、中午饭后、夜间睡前。每日换药后,医者消毒一侧局部耳廓,左手托住耳廓,右手将胶布迅速揭下,再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用同样方法选择对侧耳穴压豆,每日换耳。3.4.注意事项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应严格消毒,有伤面及炎症部位禁止贴压,防止感染甚至化脓性骨膜炎的发生。耳穴压豆留置期间,嘱患者应避免局部浸水及污物接触,隔日以75%酒精消毒耳部,避免受压、受潮。治疗时应注意防止发生晕针,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3.5.禁忌症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禁针;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使用,对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强刺激法。4.应用范围肛周常见疾病手术,主要为痔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5.具体方药5.1耳穴组:术前予单耳耳穴压丸(王不留行子),主选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肺(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直肠(耳轮脚棘前上方,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在与大肠穴同一水平上,即耳轮2区)定位参照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的定位标准,隔日术后换药时换耳压丸,根据创面情况加减穴位。出血过多加脾(BD线下方,耳甲腔后上方,肝穴下方,耳轮脚消失的部分上后方下缘处,即耳甲13区),呕吐加肝(耳甲艇后下部,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的后方,胰腺点穴至外腹穴连线中间处,即耳甲12区)。每日一换,交替贴压7天。5.2对照组:术后嘱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3g)0.3g每12小时服用1粒,换药时询问疼痛情况。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上半年肛肠病手术患者(主要为混合痔患者),剔除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共7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耳穴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耳穴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84-22岁,平均年龄(58.91±15.24)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90-22岁,平均年龄(61.54±13.0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术后嘱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3g)0.3g每12小时服用1粒。1.2.2观察组术前予单耳耳穴压丸,主选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肺(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直肠(耳轮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穴压丸在制备治疗肛周疾病手术的围手术期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所述的耳穴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蓓蕾周茹黄信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