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
本技术涉及铸造砂型
,具体为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固化的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砂型铸造工艺是通过砂型与下砂型组合形成铸件内外腔完整轮廓形状,砂型与下砂型组合后的空腔被液态金属充填,液态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铸件。在砂型与下砂型组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小砂块和散砂,一般使用压缩空气吹出型腔内小砂块和散砂。但由于型腔结构复杂性,存在众多拐角和死角,同时下砂型阻挡小砂块和散砂被气流吹出型腔的空间,容易集聚于型腔底部拐角和死角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包括上砂型体(1)、下砂型体(2)、中部砂型体(3)、竖向浇注管(4)、浇注口(5)以及工件型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型体(1)、下砂型体(2)、中部砂型体(3)以及聚砂空腔(601)共同构成铸造砂型的主体,所述上砂型体(1)与下砂型体(2)的连接处固定设有中部砂型体(3),所述上砂型体(1)中间开设有浇注口(5),所述浇注口(5)中间固定连接有竖向浇注管(4),所述竖向浇注管(4)左右两侧固定开设有工件型腔(6),所述工件型腔(6)底部开设有聚砂空腔(601),所述聚砂空腔(601)上设有4-5个去砂口(602),所述去砂口(6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包括上砂型体(1)、下砂型体(2)、中部砂型体(3)、竖向浇注管(4)、浇注口(5)以及工件型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型体(1)、下砂型体(2)、中部砂型体(3)以及聚砂空腔(601)共同构成铸造砂型的主体,所述上砂型体(1)与下砂型体(2)的连接处固定设有中部砂型体(3),所述上砂型体(1)中间开设有浇注口(5),所述浇注口(5)中间固定连接有竖向浇注管(4),所述竖向浇注管(4)左右两侧固定开设有工件型腔(6),所述工件型腔(6)底部开设有聚砂空腔(601),所述聚砂空腔(601)上设有4-5个去砂口(602),所述去砂口(602)贯穿聚砂空腔(601),所述聚砂空腔(601)一侧与横向浇注管(6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浇注管(603)另一端与竖向浇注管(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砂型体(1)左侧开设有左冷却气道(7),所述上砂型体(1)右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昌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成鑫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