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58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鳞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包括:刷头一、刷头二、把手;所述刷头一设置在把手的一端;所述刷头二设置在把手另一端的滑道腔内;所述把手上设置开关一和开关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电动鱼鳞刷对于较难处理的边角鱼鳞需更换刀片再次处理,处理起来较为麻烦,同时在刮鳞时鱼鳞经常会飞溅的问题。

A double head electric scale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鳞去除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
技术介绍
鱼类因其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吃鱼,但是鱼类去鳞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在家中经常是利用菜刀等去挂掉鱼身上的鳞片,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电动鱼鳞刷对于鱼身上较难处理的边角鱼鳞,需要更换刀片再次处理,处理起来较为麻烦,同时在刮鳞时鱼鳞经常会飞溅的问题。因此,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动鱼鳞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通的双头刷头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电动鱼鳞刷对于较难处理的边角鱼鳞需更换刀片再次处理,处理起来较为麻烦,同时在刮鳞时鱼鳞经常会飞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包括:刷头一、刷头二、把手;所述刷头一设置在把手的一端,刷头一的内部中空,刷头一的头部为弧面,刷头一的末端连接微型电机,刷头一的头部环绕开设有多条间距口,间距口的其中一边沿设置柔性片,刷头一末端的微型电机固定设置在把手的内腔;所述刷头二设置在把手另一端的滑道腔内,刷头二包括:韧性片、连接板、刀齿片、滑动块、微型气缸;所述韧性片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的一侧,刀齿片设置在韧性片的上方,刀齿片的一侧延伸至连接板上的容纳腔内,刀齿片由电动伸缩杆带动其直线往复移动(电动伸缩杆未图示),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滑动块的一端,滑动块上设置按钮,按钮控制电动伸缩杆的运动,滑动块连接微型气缸,微型气缸固定设置在把手的滑道腔内;所述把手上设置开关一和开关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片的一端弯曲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齿片的上方设置带有开口的弧形挡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设置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头一上设置安全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头一上半包围设置防护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距口等距离分布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双头刷头的设置,方便针对不同种的鱼类以及鱼鳞剔除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刷头,以使鱼鳞剔除的更加干净。2.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一的弧面设置,便于针对鱼身的弯曲程度,调整刷头一的角度,以更好贴合鱼身,方便鱼鳞的剔除,同时,刷头一剔除鱼鳞时,鱼鳞进入刷头一的空腔,解决了刮鳞时鱼鳞飞溅,使得清理鱼鳞比较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二伸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一的内腔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一的柔性片与间距口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二的连接板与韧性片的连接设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二的刀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一上设置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3所示,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包括:刷头一1、刷头二2、把手3;所述刷头一1设置在把手3的一端,刷头一1的内部中空,如图4-6所示,刷头一1的头部11为弧面,刷头一1的末端12连接微型电机13,刷头一1的头部11环绕开设有多条间距口111,间距口111的其中一边沿设置柔性片14,刷头一1的头部11与末端12通过手动旋动可打开分离,刷头一1末端12的微型电机13固定设置在把手3的内腔;所述刷头二2设置在把手3另一端的滑道腔31内,如图7-8所示,刷头二2包括:韧性片21、连接板22、刀齿片23、滑动块24、微型气缸25;所述韧性片2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2上的一侧,刀齿片23设置在韧性片21的上方,刀齿片2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板22上的容纳腔221内,刀齿片23由电动伸缩杆带动其直线往复移动(电动伸缩杆未图示),连接板22固定设置在滑动块24的一端,滑动块24上设置按钮241,按钮241控制电动伸缩杆的运动,滑动块24连接微型气缸25,微型气缸25固定设置在把手3的滑道腔31内,微型气缸25带动滑动块24沿滑道腔31移动;所述把手3上设置开关一32和开关二33,开关一32和开关二33分别控制微型电机13和微型气缸25的工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柔性片14的一端弯曲设置,此设置使得刷头一1转动时,柔性片14顺利插入鱼鳞间隙,将鱼鳞剔除。如图9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刀齿片23的上方设置带有开口的弧形挡片231,刀齿片23往复移动将鱼鳞刮除时,刮除的鱼鳞片进入弧形挡片231开口,进一步减小了刮鱼鳞时,鱼鳞的飞溅。如图3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把手3设置凹槽34,此设置方便手持。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刷头一1上设置安全盖,当刷头二2工作时,将安全盖盖在刷头一1上,防止误伤手。如图10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刷头一1上半包围设置防护罩4,此设置使得刷头一1工作刮除鱼鳞时,进一步减小了鱼鳞的意外飞溅。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间距口111等距离分布设置,此设置使得刷头一1转动时,柔性片14插入鱼鳞间隙将鱼鳞剔除,剔除后的鱼鳞沿间距口111进入刷头一1的空腔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手持把手3,启动开关一32,刷头一1转动,其中刷头一1转动的方向与柔性片14弯曲的方向一致,将转动的刷头一1贴在鱼身表面,且沿鱼身表面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在此过程中,刷头一1上的柔性片14插入鱼鳞间隙并将鱼鳞刮除,刮除的鱼鳞沿间距口111进入刷头一1的空腔内。然后,针对较难剔除的鱼身边缘,关闭开关一32,启动开关二33,微型气缸25带动滑动块24沿滑道腔31移动,使得刷头二2从把手3的滑道腔31内移出,启动滑动块24上的按钮241,刀齿片23在韧性片21上做直线往复移动,将刷头二2贴在鱼身表面,且沿鱼身表面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在此过程中,刷头二2的韧性片21插入鱼鳞间隙,鱼鳞掀起,刀齿片23做直线往复移动将掀起的鱼鳞剔除。最后鱼鳞剔除完毕后,对鱼鳞进行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包括:刷头一(1)、刷头二(2)、把手(3);/n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一(1)设置在把手(3)的一端,刷头一(1)的内部中空,刷头一(1)的头部(11)为弧面,刷头一(1)的末端(12)连接微型电机(13),刷头一(1)的头部(11)环绕开设有多条间距口(111),间距口(111)的其中一边沿设置柔性片(14),刷头一(1)末端(12)的微型电机(13)固定设置在把手(3)的内腔;/n所述刷头二(2)设置在把手(3)另一端的滑道腔(31)内,刷头二(2)包括:韧性片(21)、连接板(22)、刀齿片(23)、滑动块(24)、微型气缸(25);/n所述韧性片(2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2)上的一侧,刀齿片(23)设置在韧性片(21)的上方,刀齿片(2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板(22)上的容纳腔221内,刀齿片(23)由电动伸缩杆带动其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22)固定设置在滑动块(24)的一端,滑动块(24)上设置按钮(241),滑动块(24)连接微型气缸(25),微型气缸(25)固定设置在把手(3)的滑道腔(31)内;/n所述把手(3)上设置开关一(32)和开关二(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电动鱼鳞刷,包括:刷头一(1)、刷头二(2)、把手(3);
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一(1)设置在把手(3)的一端,刷头一(1)的内部中空,刷头一(1)的头部(11)为弧面,刷头一(1)的末端(12)连接微型电机(13),刷头一(1)的头部(11)环绕开设有多条间距口(111),间距口(111)的其中一边沿设置柔性片(14),刷头一(1)末端(12)的微型电机(13)固定设置在把手(3)的内腔;
所述刷头二(2)设置在把手(3)另一端的滑道腔(31)内,刷头二(2)包括:韧性片(21)、连接板(22)、刀齿片(23)、滑动块(24)、微型气缸(25);
所述韧性片(2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2)上的一侧,刀齿片(23)设置在韧性片(21)的上方,刀齿片(23)的一侧延伸至连接板(22)上的容纳腔221内,刀齿片(23)由电动伸缩杆带动其直线往复移动,连接板(22)固定设置在滑动块(24)的一端,滑动块(24)上设置按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