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49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包括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左侧固接有水箱,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外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固接有旋转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腔左侧设有水箱。该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便于移动,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可以通过控制横杆相对第一内孔的位置,进而增加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的稳定性,便于操作,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可以通过外接控制模块控制喷头进行360喷洒,并可以上下转动进行喷洒,降低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的喷洒死角和盲区,增加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的功能性和喷洒效率,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A micro bubble sprayer with intelligent rot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
本技术涉及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
,具体为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
技术介绍
微气泡是气泡发生时产生直径在五十微米(μm)以下的微小气泡,也可以根据其直径范围叫微纳气泡、微米气泡或纳米气泡,气体和液体的分界面上存在一种特殊的气体状态,微气泡是气泡发生时产生直径在五十微米(um)以下微小气泡,也叫微纳气泡。但是现有的微气泡喷洒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单口式喷洒,喷洒效率低,并存在喷洒盲区和死角,转动时喷洒方向时需要工作人员扳动,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稳定性差,不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微气泡喷洒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单口式喷洒,喷洒效率低,并存在喷洒盲区和死角,转动时喷洒方向时需要工作人员扳动,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稳定性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包括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左侧固接有水箱,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外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包括微气泡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1)的左侧固接有水箱(11),所述微气泡发生器(1)的外侧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上端固接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腔左侧设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的上端面固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下端固接有第一竖管(10),所述第一竖管(10)的下端固接有圆块(7),所述第一竖管(10)的上端外壁固接有水箱(11),所述水泵(8)的上端固接有弯管(3),所述弯管(3)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右侧上端设有横板(6),所述旋转机构(4)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包括微气泡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1)的左侧固接有水箱(11),所述微气泡发生器(1)的外侧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上端固接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腔左侧设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的上端面固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下端固接有第一竖管(10),所述第一竖管(10)的下端固接有圆块(7),所述第一竖管(10)的上端外壁固接有水箱(11),所述水泵(8)的上端固接有弯管(3),所述弯管(3)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右侧上端设有横板(6),所述旋转机构(4)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喷头(5),所述固定机构(2)的左侧设有阶梯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底座(201)、第一内孔(202)、万向轮(203)、横杆(204)、阶梯柱(205)、第二内孔(206)、卡槽(207)和弹簧(208),所述底座(201)的下端内部加工有四个第一内孔(202),所述第一内孔(202)的内腔均与横杆(204)滑动卡接,所述横杆(204)的外侧下端面均固接有万向轮(203),所述横杆(204)的上端面均加工有多个卡槽(207),所述底座(201)的前后左右下方均加工有第二内孔(206),所述第二内孔(206)的内腔均套接有弹簧(208),所述弹簧(208)的内腔均套接有阶梯柱(205),所述阶梯柱(205)的下端外壁均与卡槽(207)相卡接,所述微气泡发生器(1)的下端面固接有底座(201),所述底座(201)的内腔下端面左侧固接有水箱(11),所述阶梯块(9)的右侧外壁从左至右依次与底座(201)和水箱(11)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旋转功能的微气泡喷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轴承(401)、第一齿轮(402)、第一电机(403)、第二竖管(404)、第二轴承(405)、第三竖管(406)、方框(4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