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24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属于实验室酸雾回收技术领域。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回收器,冷凝管通过连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冷凝回收器远离反应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风机,风机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液罐,碱液罐外壁连接有风管,碱液罐侧壁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泵,碱泵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雾装置,且喷雾装置与风管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冷凝回收,碱液回收,碱雾回收组合成三级回收系统,从而使得酸雾达到95%以上的高效回收,同时本回收系统采用水循环冷凝技术,使得成本低,采用碱泵循环回收方式,具有低耗能,低成本的特点,通过碱雾喷淋方式,具有创新和吸收高效的特点。

A recovery system of acid mist in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酸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实验室在利用湿式消解仪检测重金属含量的过程中,会用到硝酸消解,而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酸,在加热及赶酸过程中会产生酸雾,若不能有效回收,则会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并对人体造成伤害。而现有的湿式消解仪配有简易的酸雾回收装置,在酸雾管路中段用固体碱块、活性碳或者碱液放置在槽内进行简单表面回收,酸雾回收率在30%以下,大量的酸雾仍然会通过风管挥发出去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回收,因此一种能够对酸雾进行高效的回收的酸雾回收系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酸雾回收装置酸雾回收率较低而造成污染空气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回收器,所述冷凝回收器通过连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所述冷凝回收器远离反应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液罐,所述碱液罐外壁连接有风管,所述碱液罐侧壁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泵,所述碱泵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雾装置,且所述喷雾装置连接在风管内。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外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风管内部。优选的,所述冷凝回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锥形导流管和蛇形冷凝管,且所述蛇形冷凝管交叉排列。优选的,所述碱液罐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蛇形冷凝管采用硅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冷凝回收器和反应装置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所述风机、碱液罐和碱泵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也均设置有密封胶圈。优选的,所述碱液罐内部采用的碱液浓度为0.5-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通过冷凝回收器与反应装置通过连接管相连,从而使反应装置在加热及赶酸过程中产生的酸雾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冷凝回收器中,进而在冷凝回收器的作用下使得酸雾经过含有水冷却管的冷凝回收器被间接冷凝变成酸液回收,从而使得产生的酸液可以进行回收并二次利用,未被冷却的酸雾则会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到碱液罐中,进而使得碱液罐中的碱液对产生的酸雾进行二次吸收,同时,来不及被碱液罐内部碱液进行二次吸收的酸雾则会进入到风管中,启动碱泵,从而碱泵则会抽取碱液罐内部的碱液并从出水端输出,通过碱液泵输出端连接的喷雾装置,从而使得从碱液泵输出端输出的碱液进行雾化,然后酸雾再次通过喷雾装置形成的碱雾层直接接触并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从而达到酸雾全被吸收的目的,通过冷凝回收,碱液回收,碱雾回收组合成三级回收系统,从而使得酸雾达到95%以上的高效回收,从而避免反应装置在加热及赶酸过程中会产生的酸雾,不能有效回收,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并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本回收系统采用水循环冷凝技术,使得成本低,采用碱泵循环回收方式,具有低耗能,低成本的特点,通过碱雾喷淋方式,具有创新和吸收高效的特点。2、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通过活塞滑动设置在风管内部,从而保证喷雾装置与风管之间的位置固定,同时也使得喷雾装置形成的碱雾能够更好的与酸雾相中和,进一步增加酸雾回收率。3、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通过蛇形冷凝管交叉排列,从而保证酸雾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与蛇形冷凝管接触,从而使得冷凝回收效果更好。4、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通过碱液罐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从而使得碱液罐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通过蛇形冷凝管采用硅胶材料制作,从而使得蛇形冷凝管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特性,保证在高温、高腐蚀性的酸雾中不会破损。5、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冷凝回收器和反应装置连接处、冷凝回收器与风机相连处和碱液罐与碱泵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圈,从而保证整个酸雾回收系统的气密性,从而避免产生的酸雾未经过中和回收就散发到大气中,从而导致其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并对人体造成伤害。6、该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通过碱液罐中采用的碱液浓度为0.5-40%,然后根据碱液显色情况,用酚酞、石蕊或甲基橙做指示剂,通过碱液色泽变化,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新的碱液,从而保证有效地对产生的酸雾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冷凝回收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喷雾装置及活塞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凝回收器;101、外壳;102、锥形导流管;103、蛇形冷凝管;2、风机;3、碱液罐;4、风管;5、碱泵;6、喷雾装置;601、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回收器1,冷凝回收器1通过连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冷凝回收器1远离反应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风机2,风机2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液罐3,碱液罐3外壁连接有风管4,碱液罐3侧壁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泵5,碱泵5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雾装置6,且喷雾装置6连接在风管4内;通过冷凝回收器1与反应装置通过连接管相连,从而使反应装置在加热及赶酸过程中产生的酸雾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冷凝回收器1中,进而在冷凝回收器1的作用下使得酸雾经过含有水冷却管的冷凝回收器1被间接冷凝变成酸液回收,从而使得产生的酸液可以进行回收并二次利用,未被冷却的酸雾则会在风机2的作用下,进入到碱液罐3中,进而使得碱液罐3中的碱液对产生的酸雾进行二次吸收,同时,来不及被碱液罐3内部碱液进行二次吸收的酸雾则会进入到风管4中,启动碱泵5,从而碱泵5则会抽取碱液罐3内部的碱液并从出水端输出,通过碱液泵5输出端连接的喷雾装置6,从而使得从碱液泵5输出端输出的碱液进行雾化,然后酸雾再次通过喷雾装置6形成的碱雾层直接接触并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从而达到酸雾全被吸收的目的,本技术通过冷凝回收,碱液回收,碱雾回收组合成三级回收系统,从而使得酸雾达到95%以上的高效回收,从而避免反应装置在加热及赶酸过程中会产生的酸雾,不能有效回收,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并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本回收系统采用水循环冷凝技术,使得成本低,采用碱泵5循环回收方式,具有低耗能,低成本的特点,通过碱雾喷淋方式,具有创新和吸收高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回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器(1)通过连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所述冷凝回收器(1)远离反应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风机(2),所述风机(2)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液罐(3),所述碱液罐(3)外壁连接有风管(4),所述碱液罐(3)侧壁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泵(5),所述碱泵(5)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雾装置(6),且所述喷雾装置(6)连接在风管(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回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器(1)通过连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所述冷凝回收器(1)远离反应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风机(2),所述风机(2)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液罐(3),所述碱液罐(3)外壁连接有风管(4),所述碱液罐(3)侧壁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碱泵(5),所述碱泵(5)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雾装置(6),且所述喷雾装置(6)连接在风管(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6)外壁连接有活塞(601),所述活塞(601)滑动连接在风管(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泉张金业赵莹巩性涛王洪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