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34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包括气囊衣;降落伞,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后表面;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气囊衣通过气管连接;监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内表面,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对使用者当前的位置以及环境进行监测,当监测到产生垂直方向的快速加速或减速时,气体发生装置对气囊衣进行充气,使气囊衣快速膨胀,从而对使用者的主躯干进行有效防护,并在降落伞的辅助下,得到高效防护;利用监测装置的定位单元对气囊衣进行定位,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救助,减少搜索时间,提高救助效率。

A new fall rescu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空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高空作业人员、飞行员或飞机乘客,在发生高空意外事故时,通常使用降落伞进行紧急避险,从而减少高空坠落的受伤概率。但是由于高空或地面的复杂情况,以及降落伞所占体积较大,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此外,由于传统的降落伞需要手动操控,在发生意外时,使用者通常由于惊慌,在操作时会出现误操作或无法进行操作,导致降落伞无法正常有效打开。此外,使用降落伞进行降落后,由于降落位置随机,无法对使用者进行快速定位,导致救护时间延长。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自动操作且能够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在高空意外时进行便捷使用的高空救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包括:气囊衣;降落伞,所述降落伞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后表面;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气囊衣通过气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囊衣(1);/n降落伞(2),所述降落伞(2)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后表面;/n气体发生装置(3),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与所述气囊衣(1)通过气管(6)连接;/n监测装置(4),所述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内表面,所述监测装置(4)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连接,所述监测装置(4)包括电源单元(41)、处理单元(42)、加速度检测单元(43)、定位单元(44)和传输单元(45),所述处理单元(42)分别与所述电源单元(41)、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43)、所述定位单元(44)和所述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囊衣(1);
降落伞(2),所述降落伞(2)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后表面;
气体发生装置(3),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外表面,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与所述气囊衣(1)通过气管(6)连接;
监测装置(4),所述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气囊衣(1)的内表面,所述监测装置(4)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连接,所述监测装置(4)包括电源单元(41)、处理单元(42)、加速度检测单元(43)、定位单元(44)和传输单元(45),所述处理单元(42)分别与所述电源单元(41)、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43)、所述定位单元(44)和所述传输单元(45)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
报警单元(46),所述报警单元(46)与所述处理单元(42)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
生命体征检测单元(47),所述生命体征检测单元(47)与所述处理单元(42)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衣(1)还包括:
限位装置(5),所述限位装置(5)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衣(1)的后侧连接,所述限位装置(5)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囊衣(1)的前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衣(1)包括:
颈部气囊(11);
胸部气囊(12),所述胸部气囊(12)设置在所述颈部气囊(11)的下侧,所述胸部气囊(12)与所述颈部气囊(11)连接;
腹部气囊(13),所述腹部气囊(13)设置在所述胸部气囊(12)的下侧,所述腹部气囊(13)与所述胸部气囊(12)连接;
盆部气囊(14),所述盆部气囊(14)设置在所述腹部气囊(13)的下侧,所述盆部气囊(14)与所述腹部气囊(13)连接;
背部气囊(15),所述背部气囊(15)分别与所述颈部气囊(11)、所述胸部气囊(12)、所述腹部气囊(13)和所述盆部气囊(14)通过气管(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坠跌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气囊(11)、所述胸部气囊(12)、所述腹部气囊(13)和所述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如魏海峰吴志鹏张丹龚海熠钟南哲唐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