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3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管身一端连接有管尖组件,第一软管另一端粘接有管尖,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之间粘接有第二软管,穿线孔内部设置有细绳,套管中部套接有支撑组件,挡板顶面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槽内部粘接有胶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拉动拉环,进而通过细绳带动第一定位环移动,管件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管身相连,因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相较于管身硬度更低,容易利用两个细绳拉动,改变管尖的角度,使其更易于通过鼻腔进入气管,利用支撑组件的挡板阻挡于鼻孔前,防止管身进入过多,橡胶膜贴近皮肤,再利用两端的胶带固定两侧,气管导管固定更加方便,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紧急气管插管技术需要使用气管导管插入口或鼻腔内。在专利一种气管导管前端角度调节器中,公开号为CN206621634U,该专利通过杠杆原理来调节气管导管的前端角度,使用时只用一只手握住调节器主体,用大拇指向上或向下扳动调节杠杆,即可拉动气管导管的前端使其更接近并对准声门,但是在调节的过程中,调节线在拉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拉动过长,因管身弯曲,调节线卡住而导致管尖无法恢复原位,且插管完成后需要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气管导管固定不方便,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调节线在拉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拉动过长,因管身弯曲,调节线卡住而导致管尖无法恢复原位,且插管完成后需要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包括管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中部套接有套管(2);/n所述管身(1)一端连接有管尖组件(3),所述管尖组件(3)包括第一软管(301)、管尖(302)、第一定位环(303)、第二定位环(304)、第二软管(305)、穿线孔(306)、包线管(307)、细绳(308)和拉环(309),所述第一软管(301)粘接于管身(1)一端,所述第一软管(301)另一端粘接有管尖(302),所述管尖(302)靠近第一软管(301)一端套接有第一定位环(303),所述管身(1)靠近第一软管(301)处套接有第二定位环(304),所述第一定位环(303)和第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包括管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中部套接有套管(2);
所述管身(1)一端连接有管尖组件(3),所述管尖组件(3)包括第一软管(301)、管尖(302)、第一定位环(303)、第二定位环(304)、第二软管(305)、穿线孔(306)、包线管(307)、细绳(308)和拉环(309),所述第一软管(301)粘接于管身(1)一端,所述第一软管(301)另一端粘接有管尖(302),所述管尖(302)靠近第一软管(301)一端套接有第一定位环(303),所述管身(1)靠近第一软管(301)处套接有第二定位环(304),所述第一定位环(303)和第二定位环(304)之间粘接有第二软管(305),所述第二定位环(304)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穿线孔(306),所述穿线孔(306)一端连接有包线管(307),所述包线管(307)另一端贯穿套管(2),所述穿线孔(306)内部设置有细绳(308),所述细绳(308)一端与第一定位环(303)相连,所述细绳(308)另一端连接有拉环(3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线管(307)顶端套接有卡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加强型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与套管(2)间隙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荣张惠高蓓王凤娟邱宝军张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