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复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中在进行骨折的骨头复位时,常使用骨牵引针或棒,用于牵引或者推动骨折处骨头复位并有利于进一步打骨钉的操作,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进行骨复位的过程中,现有的骨牵引装置为了良好的控制骨头且适应较小的创伤面通常具有横截面积较小的头部,这样导致在控制骨头复位过程中骨头的受力处压强大,骨质疏松的骨头很容易被扎碎或者牵引装置直接扎入骨头内部更深处,导致复位失败或者使得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复位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骨复位装置扎碎骨质疏松的骨头被扎碎或者插入其更深处造成进一步伤害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复位装置,包括杆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板通过通孔套置于杆体的外周,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与杆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定位板距离杆体的顶部的距离为5mm~12mm,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杆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板通过通孔套置于杆体的外周,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与杆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定位板距离杆体的顶部的距离为5mm~12mm,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杆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板通过通孔套置于杆体的外周,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与杆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定位板距离杆体的顶部的距离为5mm~12mm,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杆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圆柱形,包括横截面直径不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二段的顶部,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第二段的横截面直径,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直径为3mm~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杆体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定位板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朝晖,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