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230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包括上衣主体、多组电极感应片和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在上衣主体上分布设置有电极感应片,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设置在上衣主体上;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包括多个采集电路、控制芯片、无线通讯电路和电源,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位置将多组电极感应片的导联线分组划分后分别连接至各相互并列独立的采集电路,每个采集电路均连接至控制芯片,在控制芯片上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电源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中各个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病人随时佩戴的同时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医学参考价值的检测数据;实现对佩戴者的远程心电监控,保证对佩戴者病情变化的实时监控。

A wearable remote ECG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心电监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每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670万人。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其血管内壁的血脂斑块使得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猝死原因主要是突发急性事件(心脏性猝死,病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等),其中70%以上发生在院外,而院外心脏性猝死中82%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公共场所。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挽救生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有效改善入院前医疗水平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比对住院患者的强化治疗更有发展潜力,并且越早给予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必须缩短初始症状出现到确定治疗方法的时间。目前已经证实高危人群的自我监控及管理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从院内监护扩展到院外实时监护,早期诊断,及时救治,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主体(1)、多组电极感应片(2)和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在所述上衣主体(1)上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设置有电极感应片(2),所述电极感应片(2)通过导联线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设置在上衣主体(1)上;/n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包括多个采集电路、控制芯片、无线通讯电路和电源,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位置将多组电极感应片(2)连接的导联线分组划分后分别连接至各相互并列独立的采集电路,每个采集电路均连接至控制芯片,在所述控制芯片上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所述电源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中各个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主体(1)、多组电极感应片(2)和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在所述上衣主体(1)上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设置有电极感应片(2),所述电极感应片(2)通过导联线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设置在上衣主体(1)上;
所述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包括多个采集电路、控制芯片、无线通讯电路和电源,根据心电检测点位分布位置将多组电极感应片(2)连接的导联线分组划分后分别连接至各相互并列独立的采集电路,每个采集电路均连接至控制芯片,在所述控制芯片上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所述电源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中各个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衣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兜(4),在所述外兜(4)内放置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衣主体(1)上网格式分布设置有通孔(5),所述电极感应片(2)置于上衣主体(1)内侧,所述电极感应片(2)的导联线穿过通孔(5)连接至集成式心电监控组件(3)。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轩君吴韵阳李德佶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