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流专利>正文

一种料理机及其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0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理机及其底座,属于料理加工工具技术领域。料理机底座包括本体、拉绳、飞轮、传动轴和刀具;所述拉绳驱动设置在本体内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所述飞轮与所述刀具联动。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和料理机底座,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料理杯杯底内;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料理杯与所述料理机底座连接。迅速拉动拉绳,拉绳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和刀具,使刀具每分钟能达到1w~2w转。拉绳停止拉动后,由于飞轮仍在高速转动,且飞轮、传动轴和刀具联动,飞轮的动能继续转化传至刀具使得刀具继续转动,即手工停止驱动后刀具仍能转动一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理机及其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料理加工工具,尤其是指一种料理机及其底座。
技术介绍
料理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和商用的料理加工工具,能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食材加工处理效率。现有料理机的驱动方式分为:1)电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马达带动刀具高速旋转,来处理食材。缺点是噪音大、整机造型普遍偏大,造价高。此外,在户外无交流电源时,无法使用。2)手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手动带动刀具旋转。缺点是手停刀停,且刀具转速低,即效率低、加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通过手工驱动的且能在停止驱动之后刀具仍能转动一定时间的料理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理机底座,包括本体、拉绳、飞轮、传动轴和刀具;所述拉绳驱动设置在本体内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所述飞轮与所述刀具联动。进一步的,包括绕线架和拉簧;所述拉绳通过所述绕线架驱动所述传动轴并压缩所述拉簧;所述拉簧通过恢复形变驱动所述绕线架回收所述拉绳。进一步的,包括离合块,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套,所述绕线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离合块的托盘;所述离合块一面设有与所述传动轴套结构相匹配的第一盘状棘轮,另一面设有与所述托盘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盘状棘轮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盘状棘轮的轮齿边上;所述离合块通过所述第二盘状棘轮的轮齿爬坡上升使所述第一盘状棘轮与所述传动轴套相接后,所述绕线架托盘通过所述限位凸起推动所述离合块转动,所述离合块带动所述传动轴套。进一步的,包括弹簧,受压缩的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的腔体内,所述弹簧推动所述离合块返回所述绕线架托盘上。进一步的,包括旋转盘固定架,所述飞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旋转盘固定架通过所述传动轴固定所述飞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通过盘状棘轮结构与所述刀具连接。进一步的,包括两个轴承,所述轴承套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飞轮两侧;所述旋转盘固定架通过所述轴承固定所述传动轴。进一步的,包括拉簧固定架,所述拉簧固定架为中心设有圆柱的圆盘,所述绕线架插在所述圆柱上;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圆盘的边沿上,另一端卡在所述绕线架底部中间部位并固定在所述圆柱上;稍被压缩的拉簧呈蜗牛圈状绕在绕线架底部;所述绕线架上在所述拉绳与所述拉簧之间设置有挡板。进一步的,包括铜衬和把手,所述铜衬与所述传动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带动轮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铜衬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把手连接所述拉绳。一种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和料理机底座,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料理杯杯底内;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料理杯与所述料理机底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刀具采用“~”型刀具或“V”型刀具或由位置高低的两个“—”型刀具所组成的刀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迅速拉动拉绳,拉绳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和刀具,使刀具每分钟能达到1w~2w转。拉绳停止拉动后,由于飞轮仍在高速转动,且飞轮、传动轴和刀具联动,飞轮的动能继续转化传至刀具使得刀具继续转动,即手工停止驱动后刀具仍能转动一定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拉簧与绕线架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拉簧与拉簧固定架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绕线架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底座的离合块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含水果料理杯的料理机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含调理料理杯的料理机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含磨豆料理杯的料理机结构剖视图。其中,1-本体,2-飞轮,3-传动轴,4-传动轴套,5-离合块,501-第一盘状棘轮,502-第二盘状棘轮,503-限位凸起,6-绕线架,601-托盘,602-挡板,7-带动轮,8-铜衬,9-拉簧,10-拉簧固定架,1001-圆柱,11-轴承,-12-旋转盘固定架,13-弹簧,14-垫片,15-把手,16-刀具,17-料理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拉绳驱动传动轴,传动轴、飞轮和刀具联动。飞轮的动能通过传动轴继续带动刀具工作。为了论述构思的可行性,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并结合实施方式、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料理机底座,包括本体1、拉绳、飞轮2、传动轴3和刀具16;所述拉绳驱动设置在本体1内的所述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所述飞轮2与所述刀具16联动。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迅速拉动拉绳,拉绳通过传动轴3驱动飞轮2和刀具16,使刀具16每分钟能达到1w~2w转。拉绳停止拉动后,由于飞轮2仍在高速转动,且飞轮2、传动轴3和刀具16联动,飞轮2的动能继续转化传至刀具16使得刀具16继续转动,即手工停止驱动后刀具16仍能转动一定时间。进一步的,包括绕线架6和拉簧9;所述拉绳通过所述绕线架6驱动所述传动轴3并压缩所述拉簧9;所述拉簧9通过恢复形变驱动所述绕线架6回收所述拉绳。拉绳绕在绕线架6上,拉动拉绳时,绕线架6迅速转动,并压缩拉簧9;松开拉绳后,拉簧9通过恢复形变驱动绕线架6回收所述拉绳。如此往复,可以通过不断拉动拉绳驱动传动轴3转动。进一步的,包括离合块5,所述传动轴3上设置有传动轴套4,所述绕线架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离合块5的托盘601;所述离合块5一面设有与所述传动轴套4结构相匹配的第一盘状棘轮501,另一面设有与所述托盘601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盘状棘轮502和限位凸起503,所述限位凸起503设置在所述第二盘状棘轮502的轮齿边上;所述离合块5通过所述第二盘状棘轮502的轮齿爬坡上升使所述第一盘状棘轮501与所述传动轴套4相接后,所述绕线架6托盘601通过所述限位凸起503推动所述离合块5转动,所述离合块5带动所述传动轴套4。绕线架6的托盘601支撑固定离合块5,并使其通过第二盘状棘轮结构在托盘601上进行上坡下坡运动,实现离合块5与所述传动轴套4的结合与分离。限位凸起结构能够让离合块5在爬坡完成后被单向固定,让离合块5继续随着绕线架6转动,但当绕线架6反向转动时不再固定离合块5,反而让离合块5轻松返回托盘601上。第一盘状棘轮结构能够让离合块5与传动轴套4之间轻松实现连接和分离。在重力作用下,拉簧9推动绕线架6回收拉绳时,离合块5回落在绕线架6的托盘601上使第一盘状棘轮与传动轴套4脱离,进而使得绕线架6逆向转动不会干扰传动轴3的转动,同时还方便再次拉动拉绳驱动传动轴3。当拉动拉绳,绕线架6转动,离合块5通过第二盘状棘轮结构在托盘601上爬坡上升至托盘601上的凸起卡住离合块5上的限位凸起503,此时离合块5通过第一盘状棘轮结构与传动轴套4相接,然后绕线架6、离合块5、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拉绳、飞轮、传动轴和刀具;所述拉绳驱动设置在本体内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所述飞轮与所述刀具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拉绳、飞轮、传动轴和刀具;所述拉绳驱动设置在本体内的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所述飞轮与所述刀具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架和拉簧;所述拉绳通过所述绕线架驱动所述传动轴并压缩所述拉簧;所述拉簧通过恢复形变驱动所述绕线架回收所述拉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块,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套,所述绕线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离合块的托盘;所述离合块一面设有与所述传动轴套结构相匹配的第一盘状棘轮,另一面设有与所述托盘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盘状棘轮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盘状棘轮的轮齿边上;所述离合块通过所述第二盘状棘轮的轮齿爬坡上升使所述第一盘状棘轮与所述传动轴套相接后,所述绕线架托盘通过所述限位凸起推动所述离合块转动,所述离合块带动所述传动轴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受压缩的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的腔体内,所述弹簧推动所述离合块返回所述绕线架托盘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料理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盘固定架,所述飞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旋转盘固定架通过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洪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