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挡雨两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包括伞柄、绕伞柄圆周均匀分布的伞骨以及固定在伞骨上的伞面,伞面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遮阳层,遮阳层由位于相邻伞骨之间的遮阳布组成,遮阳布为等腰三角形形状,遮阳布包括本体和分别位于本体上下方的PP镀铝膜层和PP无纺布层,位于遮阳布两等腰边上设有包边,包边包置形成穿孔,且遮阳布顶角处设有磁块;伞骨两侧分别固定有与之平行的插杆,插杆通过连杆固定在伞骨远离伞柄的一端;所述伞柄内置有铁块。该遮阳挡雨两用伞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遮阳层可拆卸结构设置,挡雨遮阳两用,遮阳层的拆装操作简单,不仅满足了一把雨伞两种用途,也使挡雨用时轻巧,遮阳效果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挡雨两用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具,尤其是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
技术介绍
下雨天,雨伞时保护我们不被雨淋的用品之一;对女性来说烈日炎炎的夏天,雨伞(太阳伞)是外出的必需品。遮阳和挡雨对雨伞伞布的要求不一样,为更好的遮阳挡紫外线效果,现有的遮阳伞做成两层或者更多层,而挡雨用的雨伞只做成一层。问题1人们通常需要配备两把雨伞,以适应雨天和夏天烈日,成本高;问题2,如果只配一把遮阳伞,既做遮阳又做挡雨用,则由于遮阳伞的层层伞布,尤其被雨水浸湿之后,重量太大,握在手中着实费力;同时遮阳伞经过雨淋在潮湿的状况下防紫外线能力会大大减弱。故急需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且不会影响防紫外线功能的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包括伞柄、绕伞柄圆周均匀分布的伞骨以及固定在伞骨上的伞面,伞面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遮阳层,遮阳层由位于相邻伞骨之间的遮阳布组成,遮阳布为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遮阳布包括本体和分别位于本体上下方的PP镀铝膜层和PP无纺布层,位于遮阳布两等腰边上设有包边,包边包置形成穿孔,且遮阳布顶角处设有磁块;所述伞骨两侧分别固定有与之平行的插杆,插杆通过连杆固定在伞骨远离伞柄的一端;所述伞柄内置有铁块。PP镀铝膜层和PP无纺布层均与本体相对固定连接,且连接处均涂有抗紫外线吸收剂。所述抗紫外线吸收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液体。至少有一片遮阳布的底边上延伸有挡片,挡片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使用时通风孔凹向伞柄,通风孔81孔径由外到内逐渐缩小,大致形成喇叭形结构,能够产生聚风作用,给使用者提供流动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伞无法满足遮阳挡雨两用且不会影响防紫外线功能的问题,该遮阳挡雨两用伞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遮阳层4可拆卸结构设置,当雨天时将遮阳层4拆下,当需要遮阳时遮阳层4装起来,且遮阳层4的拆装操作简单便捷,不仅满足了一把雨伞两种用途,也使挡雨用时轻巧,遮阳效果持久,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装遮阳层4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有一片遮阳布5状态下的仰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延伸有挡片8的遮阳布5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遮阳布5层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挡片8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5可知,本技术: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包括伞柄1、绕伞柄1圆周均匀分布的伞骨2以及固定在伞骨2上的伞面3,伞面3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遮阳层4,遮阳层4由位于相邻伞骨2之间的遮阳布5组成,遮阳布5为等腰三角形形状,与相邻伞骨之间的伞面3形状相符。所述遮阳布5包括本体51和分别位于本体51上下方的PP镀铝膜层53和PP无纺布层52,位于遮阳布5两等腰边上设有包边6,包边6包置形成穿孔61,且遮阳布5顶角处设有磁块54;所述伞骨2两侧分别固定有与之平行的插杆7,插杆7通过连杆71固定在伞骨2远离伞柄1的一端;所述伞柄1内置有与磁块54相互吸附的铁块11。磁块54位于伞撑开状态下伞面3与伞柄1接触的位置。PP镀铝膜层53和PP无纺布层52均与本体51相对固定连接,优选地该固定连接采用胶接,该连接处均涂有抗紫外线吸收剂。PET镀铝膜层53和PP无纺布层52分别采用抗紫外线的PET镀铝膜和抗紫外线的PP无纺布。所述抗紫外线吸收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液体。至少有一片遮阳布5的底边上延伸有挡片8,挡片8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81,使用时通风孔81凹向伞柄1,挡片8选用布料材质,且其朝向伞柄1的一侧设有海绵层82,通风孔81延伸出海绵层82,故由于通风孔81有一定的深度,所以阳光不会很容易通过通风孔81穿过,这样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挡片8在遮阳时增大伞所挡置的太阳的面积。通风孔81孔径由外到内逐渐缩小,大致形成喇叭形结构,能够产生聚风作用,给使用者提供流动风。所述遮阳布5与伞面3之间设有暗扣组件,所述暗扣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子扣9和母扣10。具体地,当需要遮阳用时,如附图2-3所示,首先将插杆7插入包边6所形成的穿孔61内,且设有铁块11的一端靠近伞柄1设置,最终如附图2所示的遮阳布5位于两伞骨2之间,并通过位于遮阳布5两边的插杆7固定,其中铁块11受位于伞柄1内部的磁块54的吸附而贴附在伞柄1上,另一端通过暗扣组件固定。当需要挡雨时,首先将暗扣组件相互扣合状态的子扣9和母扣10分离,然后手捏住铁块11将遮阳布5从插设在其穿孔61内的插杆7上拉出,直至遮阳布5脱离插杆7,并且以同样的方式将相邻伞骨2上的遮阳布5一一取下。避免雨水浸湿遮阳布5,进而影响遮阳布5使用寿命或性能,同时减轻了雨天伞的重量。本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伞无法满足遮阳挡雨两用且不会影响防紫外线功能的问题,该遮阳挡雨两用伞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遮阳层4可拆卸结构设置,当雨天时将遮阳层4拆下,当需要遮阳时遮阳层4装起来,且遮阳层4的拆装操作简单便捷,不仅满足了一把雨伞两种用途,也使挡雨用时轻巧,遮阳效果持久,寿命长。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包括伞柄(1)、绕伞柄(1)圆周均匀分布的伞骨(2)以及固定在伞骨(2)上的伞面(3),其特征在于:伞面(3)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遮阳层(4),遮阳层(4)由位于相邻伞骨(2)之间的遮阳布(5)组成,遮阳布(5)为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遮阳布(5)包括本体(51)和分别位于本体(51)上下方的PP镀铝膜层(53)和PP无纺布层(52),位于遮阳布(5)两等腰边上设有包边(6),包边(6)包置形成穿孔(61),且遮阳布(5)顶角处设有磁块(54);所述伞骨(2)两侧分别固定有与之平行的插杆(7),插杆(7)通过连杆(71)固定在伞骨(2)远离伞柄(1)的一端;所述伞柄(1)内置有铁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挡雨两用伞,包括伞柄(1)、绕伞柄(1)圆周均匀分布的伞骨(2)以及固定在伞骨(2)上的伞面(3),其特征在于:伞面(3)的内面设有可拆卸的遮阳层(4),遮阳层(4)由位于相邻伞骨(2)之间的遮阳布(5)组成,遮阳布(5)为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遮阳布(5)包括本体(51)和分别位于本体(51)上下方的PP镀铝膜层(53)和PP无纺布层(52),位于遮阳布(5)两等腰边上设有包边(6),包边(6)包置形成穿孔(61),且遮阳布(5)顶角处设有磁块(54);所述伞骨(2)两侧分别固定有与之平行的插杆(7),插杆(7)通过连杆(71)固定在伞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来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叶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