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水的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1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滴水的伞,包括伞柄、伞面、把手,把手固定于伞柄一端,所述伞柄内设有空腔,空腔延伸至伞柄远离把手的端面,空腔侧壁设有与伞柄外壁连通的矩形孔I,空腔内置有滑动块、防水套,滑动块侧壁设有在矩形孔I内滑动的凸块,滑动块远离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套,防水套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处设有橡皮环,防水套拉出空腔后可包覆在收起状态的伞面外部。空腔内设有滑动块、防水套,防水套拉出空腔后将伞面完全包裹,防止雨水流到地上,防水套一端设置的橡皮环能防止防水套40在使用时滑落;底座上设置的万向球,使底座能向各个方向转动,使伞柄插在螺纹槽中时不会因为重心偏移导致底座翻倒。

Water proof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滴水的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尤其是一种防滴水的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中国专利CN202874060U,授权公告日2013.04.17,公开了一种强力轻便自动雨伞柄及应用该雨伞柄的雨伞,该雨伞在淋雨之后,伞面会残留不少雨水,当收起雨伞时,伞面上的雨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伞面滴下,导致雨水污染室内地面,造成不好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滴水的伞,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滴水的伞,包括伞柄、伞面、把手,把手固定于伞柄一端,所述伞柄内设有空腔,空腔延伸至伞柄远离把手的端面,空腔侧壁设有与伞柄外壁连通的矩形孔I,空腔内置有滑动块、防水套,滑动块侧壁设有在矩形孔I内滑动的凸块,滑动块远离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套,防水套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处设有橡皮环,防水套拉出空腔后可包覆在收起状态的伞面外部。所述伞面设有矩形孔II,伞面设有矩形孔II的位置还设有挡片I、挡片II,挡片II设置在伞面外侧,挡片I位于伞面内侧,其中,挡片I三边均与伞面固定连接,挡片II四边均与伞面固定连接,挡片I、挡片II组合为置物槽,所述挡片II为透明塑胶材质。所述防水套设有橡皮环的一端过连接带连接有盖,盖与伞柄远离把手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远离伞柄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底座,底座一面设有螺纹槽,另一面设有圆形槽,底座通过螺纹槽与把手螺纹连接,圆形槽内置有万向球,万向球上设有相对圆形槽向外的三个脚架。所述凸块远离滑动块的面上设有防滑纹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雨伞收起后依旧会打湿地面的问题,该防滴水的伞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空腔内设有滑动块、防水套,防水套拉出空腔后将伞面完全包裹,防止雨水流到地上,防水套一端设置的橡皮环能防止防水套40在使用时滑落;伞面上设置的挡片I、挡片II组成了双面可视的置物槽,置物槽内可供用户自由放置宣传卡片,使用户能自由更换伞面上的宣传标记;底座上设置的万向球,使底座能向各个方向转动,使伞柄插在螺纹槽中时不会因为重心偏移导致底座翻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水套4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伞面2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底座30的剖面图图中:1-伞柄、2-伞面、20-置物槽、21-矩形孔II、22-挡片I、23-挡片II、3-把手、30-底座、31-万向球、32-脚架、33-圆形槽、34-螺纹槽、4-滑动块、40-防水套、41-凸块、42-橡皮环、5-空腔、50-矩形孔I、6-盖、60-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4可知,本技术:一种防滴水的伞,包括伞柄1、伞面2、把手3,优选的,把手3为圆柱形,把手3固定于伞柄1一端,所述伞柄1内设有空腔5,空腔5延伸至伞柄1远离把手3的端面,空腔5侧壁设有与伞柄1外壁连通的矩形孔I50,空腔5内置有滑动块4、防水套40,滑动块4侧壁设有在矩形孔I50内滑动的凸块41,滑动块4远离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套40,防水套40远离滑动块4的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处设有橡皮环42,防水套40拉出空腔5后可包覆在收起状态的伞面2外部,优选的,防水套40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凸块41方便用户推动滑动块4滑动;橡皮环42能收紧防水套40的开口,防止防水套40内的水沿开口处流出;防水套40套在伞面2外部后能防止伞面2上的水滴到地上。所述伞面2设有矩形孔II21,伞面2设有矩形孔II21的位置还设有挡片I22、挡片II23,挡片II23设置在伞面2外侧,挡片I22位于伞面2内侧,其中,挡片I22三边均与伞面2固定连接,挡片II23四边均与伞面固定连接,挡片I22、挡片II23组合为置物槽20,所述挡片II23为透明塑胶材质。优选地,挡片I22、挡片II23与伞面2选用胶接。置物槽20可供用户自由放置宣传卡片,既达到了宣传的效果,又方便更换。又不会因下雨而湿了置物槽20内的卡片。所述防水套40设有橡皮环42的一端通过连接带60连接有盖6,盖6与伞柄1远离把手3的一端螺纹连接。盖6能遮住空腔5,防止空腔5内的防水套40滑出。所述把手3远离伞柄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底座30,底座30一面设有螺纹槽34,另一面设有圆形槽33,底座30通过螺纹槽34与把手3螺纹连接,圆形槽33内置有万向球31,万向球31上设有相对圆形槽33向外的三个脚架32。底座30方便雨伞立在地面上,万向球31使底座30能向各个方向转动,使伞柄1插在螺纹槽34中时不会因为重心偏移导致底座30翻倒。所述凸块41远离滑动块4的面上设有防滑纹槽。防滑纹槽能增大凸块41的摩擦力,方便用户滑动凸块41。当雨天雨伞使用完毕后,首先,收起雨伞,旋拧取下盖6,将盖6向远离把手3的方向拉动,使盖6通过连接带60拉动防水套40沿空腔5滑出伞柄1,在此过程中,滑动块4沿空腔5滑动,凸块41沿矩形孔I50滑动;然后,将双手插入防水套40中并将其撑开,再将防水套40向把手3的方向移动,将伞面2完全包覆在防水套40中后,最后,抽出双手,橡皮环42收紧带动防水套40的开口。当需要放下雨伞时,旋拧取下底座30,将三个脚架32接触地面并靠墙放置,在将伞柄1远离把手3的一端插入螺纹槽34中,雨伞靠在墙上。当需要宣传卡片时,首先,如附图1所示,打开雨伞,然后,如附图3所示,将宣传卡片沿挡片I22的开口处插入。当用户不想携带底座30时,可旋拧取下底座3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雨伞收起后依旧会打湿地面的问题,该防滴水的伞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空腔5内设有滑动块4、防水套40,防水套40拉出空腔5后将伞面2完全包裹,防止雨水流到地上,防水套40一端设置的橡皮环42能防止防水套40在使用时滑落;伞面2上设置的挡片I22、挡片II23组成了置物槽20,置物槽20内可供用户自由放置宣传卡片,使用户能自由更换伞面2上的宣传标记。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滴水的伞,包括伞柄(1)、伞面(2)、把手(3),把手(3)固定于伞柄(1)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1)内设有空腔(5),空腔(5)延伸至伞柄(1)远离把手(3)的端面,空腔(5)侧壁设有与伞柄(1)外壁连通的矩形孔I(50),空腔(5)内置有滑动块(4)、防水套(40),滑动块(4)侧壁设有在矩形孔I(50)内滑动的凸块(41),滑动块(4)远离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套(40),防水套(40)远离滑动块(4)的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处设有橡皮环(42),防水套(40)拉出空腔(5)后可包覆在收起状态的伞面(2)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水的伞,包括伞柄(1)、伞面(2)、把手(3),把手(3)固定于伞柄(1)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1)内设有空腔(5),空腔(5)延伸至伞柄(1)远离把手(3)的端面,空腔(5)侧壁设有与伞柄(1)外壁连通的矩形孔I(50),空腔(5)内置有滑动块(4)、防水套(40),滑动块(4)侧壁设有在矩形孔I(50)内滑动的凸块(41),滑动块(4)远离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套(40),防水套(40)远离滑动块(4)的一端为开口,且开口处设有橡皮环(42),防水套(40)拉出空腔(5)后可包覆在收起状态的伞面(2)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2)设有矩形孔II(21),伞面(2)设有矩形孔II(21)的位置还设有挡片I(22)、挡片II(23),挡片II(23)设置在伞面(2)外侧,挡片I(22)位于伞面(2)内侧,其中,挡片I(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来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叶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