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
本技术涉及泡菜制作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泡菜池是一种用于泡菜制作过程中对进行腌制发酵的辅助装置,其在泡菜制作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泡菜池包括泡菜池本体,泡菜池本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泡菜池本体顶端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工作腔连通,泡菜池本体顶端设置有端盖;现有的泡菜池使用时,把鲜菜、适量的食盐和适量的水放入工作腔内,食盐使蔬菜中的汁液渗出,与水混合形成浸泡液,进而对鲜菜进行泡制;现有泡菜池使用中发现,浸泡液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掺入杂质,容易对泡菜的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差;浸泡液与鲜菜之间为静置状态,导致浸泡液中的乳酸菌与鲜菜之间分布均匀性较差,导致制成的泡菜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浸泡液进行循环过滤,去除浸泡液中的杂质,提高使用可靠性;可使浸泡液中的乳酸菌与鲜菜之间的分布较为均匀,提高制成的泡菜的口感的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本技术的一种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包括泡菜池本体(1),泡菜池本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泡菜池本体(1)顶端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工作腔连通,泡菜池本体(1)顶端设置有端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3)、过滤箱(4)和过滤网(5),所述过滤箱(4)底端与底板(3)顶端右半区域连接,过滤箱(4)内部设置有处理腔,过滤箱(4)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所述箱口与处理腔连通,并在箱口处密封设置有挡板(6),所述过滤网(5)横向安装在处理腔内部上半区域,过滤箱(4)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水泵(8),所述第一水泵(8)输出端设置有中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泡液循环过滤的泡菜池,包括泡菜池本体(1),泡菜池本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泡菜池本体(1)顶端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工作腔连通,泡菜池本体(1)顶端设置有端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3)、过滤箱(4)和过滤网(5),所述过滤箱(4)底端与底板(3)顶端右半区域连接,过滤箱(4)内部设置有处理腔,过滤箱(4)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所述箱口与处理腔连通,并在箱口处密封设置有挡板(6),所述过滤网(5)横向安装在处理腔内部上半区域,过滤箱(4)左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水泵(8),所述第一水泵(8)输出端设置有中间管(9),泡菜池本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中间管(9)输出端与连接孔密封连接,泡菜池本体(1)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设置有支管(10),所述支管(10)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1),过滤箱(4)左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固定孔,支管(10)输出端与固定孔密封连接;还包括四组支杆(12)、转动板(13)、转轴(14)、主锥齿轮(15)、副锥齿轮(16)、固定板(17)、转动杆(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和电机(21),所述四组支杆(12)顶端分别与泡菜池本体(1)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支杆(12)底端均与底板(3)顶端左半区域连接,泡菜池本体(1)底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转动板(13)位于工作腔内,转动板(13)顶端设置有多组齿板(22),所述转轴(14)顶端与转动板(1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转轴(14)底端穿过贯通孔并与副锥齿轮(16)顶端中央区域连接,转轴(14)与贯通孔内侧壁之间机械密封,所述固定板(17)底端与底板(3)顶端左半区域连接,固定板(17)左侧壁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杆(18)左端与主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中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