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04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果树移栽装置,包括壳体和移栽框,所述移栽框位于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移栽框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机械式进行移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果树幼苗在进行移栽时,往往是人工手动拿着铲子将幼苗附近的土壤铲开,然后将幼苗拿出,不具备机械式的进行移栽,使人工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而且还需要人工手动扒土将幼苗连同根部拿出,容易错过最佳的移栽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树移栽装置
本技术涉及果树移栽
,具体为果树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水果是可以直接进食的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水果有降血压、减缓衰老、减肥瘦身、皮肤保养、明目、抗癌、降低胆固醇、补充维生素等保健作用,目前,果苗种植大多在最佳种植期间前进行温室种植,等到最佳种植时间再将果苗进行移栽,现有的果树幼苗在进行移栽时,往往是人工手动拿着铲子将幼苗附近的土壤铲开,然后将幼苗拿出,不具备机械式的进行移栽,使人工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而且还需要人工手动扒土将幼苗连同根部拿出,容易错过最佳的移栽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果树移栽装置,具备机械式进行移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果树幼苗在进行移栽时,往往是人工手动拿着铲子将幼苗附近的土壤铲开,然后将幼苗拿出,不具备机械式的进行移栽,使人工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而且还需要人工手动扒土将幼苗连同根部拿出,容易错过最佳的移栽时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果树移栽装置,包括壳体和移栽框,所述移栽框位于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果树移栽装置,包括壳体(1)和移栽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框(2)位于壳体(1)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转轴的底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顶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移栽框(2)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贯穿连接板(7)并延伸至连接板(7)的外部,所述连接板(7)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远离连接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果树移栽装置,包括壳体(1)和移栽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框(2)位于壳体(1)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转轴的底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顶部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移栽框(2)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贯穿连接板(7)并延伸至连接板(7)的外部,所述连接板(7)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扇形刀片(9),所述移栽框(2)内腔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0),所述扇形刀片(9)靠近移栽框(2)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远离扇形刀片(9)的一端贯穿通孔(10)延伸至移栽框(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圆球(12),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3),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刀片(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跃东郭庆辉潘德海陆虹赵宏坚张辉谢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作两院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