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202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涉及粮食仓储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仓顶管路和仓底管路,还包括第一公共管路和第二公共管路。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上端与所述的仓顶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出风口和熏蒸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的仓底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进风口和熏蒸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该系统不仅集成了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功能,且能够满足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对参数和气流方向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
本技术涉及粮食仓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
技术介绍
粮食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受到各级仓储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十多年的粮仓建设中粮仓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的储粮仓房配备有内环流控温、环流熏蒸、电子测温等系统,单项设备大多数是不同厂家供货,各系统为独立系统,设备部署繁多,无法实现集中控制。各个系统之间无法有效的配合,工作效率低,储粮效果差。针对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162048579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环流控温、调质、熏蒸三合一系统。但是该系统采用同一风机,且气流只有下行式这一种运行方式,因此存在着一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根据技术规程的要求,环流控温工艺和环流熏蒸工艺的工艺参数不同,一台风机无法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对于环流控温而言,要求风机功率≥1.5kW、风压≥1000Pa、风量≥1000m3/h,出风口风速宜控制在25m/s以下;对于环流熏蒸而言:要求风机功率≤1kW、风压≤1000Pa、风量≤1000m3/h,环流管路中风速宜控制在15m/s以下,且风机叶片边缘线度小于40m/s。第二,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中适宜的气流方向不同,对于环流控温而言适宜采用下行式气流方向,即粮仓内的气流是从上往下流动的;而对于环流熏蒸而言,适宜采用上行式气流方向,即粮仓内的气流是从下往上流动的。上述专利中的气流方向只能从上往下,显然不满足要求。在环流熏蒸过程中,若气流采用下行式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磷化氢(PH3)具有燃爆性,自燃爆浓度下限为26mg/L,若采用下行式气流的话,仓底出风,仓顶进风,由于粮食的阻挡,势必仓顶的压力会增大,造成仓顶能量集聚,容易燃爆。第二,仓顶气密性差,若采用下行式气流,会造成的药剂的浪费。第三,装粮线较高(浅圆仓一般高于20米),若采用人工仓顶粮面施药,属于登高作业,且处于熏蒸药剂环境中,不安全。第四,特殊熏蒸,例如膜下环流熏蒸,若采用下行式气流,会发生粮膜鼓包,无法实现熏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该系统不仅集成了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功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动切换功能,且能够满足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对参数和气流方向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仓顶管路和仓底管路,还包括第一公共管路和第二公共管路;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上端与所述的仓顶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出风口和熏蒸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的仓底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进风口和熏蒸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熏蒸风机和仓底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投药口和检测口。进一步地,所述的投药口和检测口分别通过柔性管与投药管和检测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投药管和检测管通过固定箱与仓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固定箱上设置有门。进一步地,所述的投药管上并联设置有多个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的仓底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并联在所述主管路上的若干个分管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系统仅部署一套控制系统和环流管路,将仓内测温、环流控温功能及环流熏蒸功能集成在一起,通过控制电动蝶阀的启闭,可实现环流控温功能及环流熏蒸功能切换运行,自动作业,减少劳动人员参与。2、该系统采用两台风机,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选取合适的风机型号,从而满足环流控温和环流熏蒸对参数的要求。3、该系统采用两台风机,因此粮仓内的气流可以双向流动,相比现有单向的技术方案,效果安全且效率高。能够使环流控温功能和环流熏蒸功能均达到最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环流控温模式下气流的流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流熏蒸模式下气流的流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中:11-仓顶管路,121-主管路,122-分管路,21-第一公共管路,22-第二公共管路,31-第一分支管路,32-第二分支管路,33-第三分支管路,34-第四分支管路,4-控温风机,5-熏蒸风机,61-第一过渡连接管,62-第二过渡连接管,621-投药口,622-检测口,71-投药管,72-检测管,8-固定箱,9-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第一公共管路21、第二公共管路22、控温风机4、熏蒸风机5和设置于仓内的仓顶管路11、仓底管路和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仓底管路包括主管路121和并联在所述主管路121上的若干个分管路12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管路121上并联有两条分管路122。所述的第一公共管路21垂直设置于仓外,并与所述的仓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管路21的上端通过软管与所述的仓顶管路11相连,所述第一公共管路21的下端通过第一过渡连接管61分别与第一分支管路31和第二分支管路32相连。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31与所述控温风机4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第二分支管路32与所述熏蒸风机5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31和第二分支管路3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9。所述第二公共管路22的一端穿过所述仓体与所述仓底管路的主管路121相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管路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渡连接管62分别与第三分支管路33和第四分支管路34相连。所述的第三分支管路33与所述控温风机4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的第四分支管路34与所述熏蒸风机5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的第三分支管路33和第四分支管路3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9。所述的第一过渡连接管61和第二过渡连接管62为三通管,所述的阀门9为电动蝶阀。运行环流控温功能时,打开控温风机4以及第一分支管路31和第三分支管路33上的阀门9,与此同时,关闭熏蒸风机5以及第二分支管路32和第四分支管路34上的阀门9,气流沿图1所示的方向进行环流控温。控制单元根据仓内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控制控温风机4的开启与关闭,实现自动均温通风功能。运行环流熏蒸功能时,首先进行仓底投药箱投药,与此同时,打开熏蒸风机5以及第二分支管路32和第四分支管路34上的阀门9,关闭控温风机4以及第一分支管路31和第三分支管路33上的阀门9,气流沿图2所示的方向进行环流熏蒸,强制磷化氢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部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进一步地,为了整合检投设备促使功能集中,所述的第二公共管路22、第二过渡连接管62或第四分支管路34上设置有投药口621和检测口62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投药口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仓顶管路和仓底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公共管路和第二公共管路;/n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上端与所述的仓顶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出风口和熏蒸风机的进风口相连;/n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的仓底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进风口和熏蒸风机的出风口相连;/n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仓顶管路和仓底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公共管路和第二公共管路;
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上端与所述的仓顶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公共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出风口和熏蒸风机的进风口相连;
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的仓底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分别与控温风机的进风口和熏蒸风机的出风口相连;
所述的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第三分支管路和第四分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综合环流储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风机和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滨李传诚梁明阳赵传雨尹凤忠袁帅李明月蒋玉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