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器和隔离器,该环形器包括顶端开口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端口槽,且所述柱形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胀紧环,所述胀紧环套在所述环形卡槽处;位于所述柱形壳体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所述柱形盖板与所述柱形壳体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将胀紧环套在环形卡槽处来固定侧壁,从而保证侧壁在过盈配合过程中不会外扩,达到避免侧壁变形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器和隔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器和隔离器。
技术介绍
环形器和隔离器通常应用于通信行业。其中,环形器是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将环形器的一端接上负载即可形成隔离器。现有的环形器和隔离器大多包括一个柱形壳体和一个盖板,且该柱形壳体和盖板之间是通过螺纹封装的。通常,螺纹封装要求环形器和隔离器的壁厚达到1nm-2nm,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器件的设计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在环形器和隔离器的壁厚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其封装空间变小,从而对环形器和隔离器内的材料的参数要求越来越高,增加了环形器和隔离器的成本。若将环形器和隔离器设置成薄壁,在螺纹锁付时会导致薄壁变形,从而导致螺纹锁付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器和隔离器,能够通过减少环形器和隔离器的壁厚来扩大其封装空间,既解决相关技术中因为封装空间较小,导致环形器和隔离器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薄壁时螺纹锁付不可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环形器,所述环形器包括:顶端开口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端口槽,且所述柱形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胀紧环,所述胀紧环套在所述环形卡槽处;位于所述柱形壳体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所述柱形盖板与所述柱形壳体过盈配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或,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且所述柱形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的直径等于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胀紧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打压深度,所述打压深度为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至所述柱形壳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胀紧环的壁厚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深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胀紧环的材料为热处理后的碳钢或弹簧钢。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胀紧环采用车加工方式制成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形盖板采用车加工方式制成。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内还包括位于所述柱形盖板的下层的功能组件,且所述功能组件中的三个引脚分别从所述三个端口槽延伸至所述腔体外。一种隔离器,所述隔离器包括负载和如上所述的环形器,所述负载与从所述环形器中的一个端口槽延伸出的引脚相连,所述引脚为所述腔体内的功能组件的引脚。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将环形器和隔离器的侧壁设计成薄壁时,可以通过减小壁厚来增大环形器和隔离器的封装空间,以便降低对环形器和隔离器内的功能组件的材料的参数要求,从而降低了环形器和隔离器的成本。另外,由于环形器和隔离器中包含胀紧环,且胀紧环套在环形卡槽处,这样,当通过外力打压柱形盖板时,由于柱形盖板与柱形壳体过盈配合,所以,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会作用到薄壁上,从而使薄壁向外撑开变形,而胀紧环会固定住柱形壳体而使其无法外扩,从而可以避免柱形壳体的侧壁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形壳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胀紧环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胀紧环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器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的环形器和隔离器的侧壁较厚,封装空间较小,若减小侧壁的厚度,则导致侧壁变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思路是减小环形器和隔离器的壁厚,通过将胀紧环套在环形卡槽处来固定侧壁,从而保证侧壁在过盈配合过程中不会外扩,达到避免侧壁变形的有益效果。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器和隔离器进行介绍。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器包括顶端开口的柱形壳体110、胀紧环120和位于腔体内且位于柱形壳体110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130,下面分别对柱形壳体110、胀紧环120和柱形盖板130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柱形壳体110可以是圆柱形壳体,也可以是椭圆柱形壳体,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柱形壳体,本实施例不对柱形壳体110的形状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的柱形壳体11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端口槽111,该端口槽111用于供环形器的腔体内的组件延伸至腔体外。图2示出了端口槽111的一种形状,在实现时,该端口槽1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柱形壳体11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卡槽112。环形卡槽112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胀紧环120的壁厚,从而可以对胀紧环120进行限位。比如,环形卡槽112的深度为0.1mm。其中,环形卡槽112的深度为柱形壳体110的台阶式外壁之间的台阶宽度。本实施例中柱形壳体110的侧壁为薄壁,即柱形壳体110的侧壁的壁厚小于预定数值。这里所说的预定数值小于现有技术中环形器的侧壁的壁厚。比如,现有技术中环形器的侧壁的壁厚通常为1mm-2mm,则可以将预定数值设置为1mm,即本实施例中柱形壳体110的侧壁的厚度小于等于1mm。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环形器为6mm-12.5mm等系列的环形器时,柱形壳体110的侧壁的厚度可以为0.5mm-1mm。环形器还包括胀紧环120,胀紧环120套在环形卡槽112处,请参考图3。其中,胀紧环120的形状与柱形壳体110的形状相同。比如,当柱形壳体110为圆柱形壳体时,胀紧环120为圆环,请参考图4;当柱形壳体110为椭圆柱形壳体时,胀紧环120为椭圆环。本实施例中,胀紧环120的材料为热处理后的碳钢或弹簧钢,这样,胀紧环120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避免柱形壳体110的侧壁外扩而产生变形。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保证胀紧环120的硬度,还可以设置胀紧环120的壁厚大于预定数值。这里所说的预定数值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比如为0.5mm,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胀紧环120可以采用车加工方式制成。环形器还包括位柱形壳体110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130,该柱形盖板130与柱形壳体110过盈配合。这样,在通过外力(压力机)打压柱形盖板130后,可以将柱形盖板130压入柱形壳体110的腔体内,且柱形盖板130不会从腔体中不会脱落。为了便于将柱形盖板130压入腔体内,可以在柱形盖板130的底面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由于倒角会使柱形盖板130的底面直径变小,这样,当柱形盖板130的底面的直径等于柱形壳体110的内径时,可以使柱形盖板130的底部部分位于腔体内,便于将柱形盖板130压入腔体内。可选的,柱形盖板130的底面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且柱形盖板130的顶面与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这样,可以以顶面朝上、底面朝下的方式将柱形盖板130的压入腔体内,也可以以底面朝上、顶面朝下的方式将柱形盖板130的压入腔体内。本实施例中,柱形盖板130的材料可以为碳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器包括:/n顶端开口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端口槽,且所述柱形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n胀紧环,所述胀紧环套在所述环形卡槽处;/n位于所述柱形壳体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所述柱形盖板与所述柱形壳体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器包括:
顶端开口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端口槽,且所述柱形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
胀紧环,所述胀紧环套在所述环形卡槽处;
位于所述柱形壳体的腔体内的柱形盖板,所述柱形盖板与所述柱形壳体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或,
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且所述柱形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的直径等于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环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打压深度,所述打压深度为所述柱形盖板的底面至所述柱形壳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远,叶文哲,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