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里利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高需求,使得基于三元层状正极材料的Li(NixCoyMn1-x-y)O2(0<x<1,0<y<1)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乘用车动力汽车电池体系的主流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是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据了三元正极材料60%以上的核心技术。为了能在电池体系中获得更高的容量和设计空间,一般要求三元前驱体具有高振实密度及良好的球形度和粒度分布。此外,对于前驱体本身的抗压强度也日益受到关注,高密实度的前驱体是正极材料在电极片辊压和电池体系中脱嵌锂过程中保持颗粒稳固不破碎的基础。三元前驱体的共沉淀生产技术在行业内较为成熟,但是已经公开的共沉淀生产技术相关专利中主要关注的有:前驱体颗粒中掺杂的元素分布均匀性(如公开号为CN103553152A、CN107968201A的中国专利),颗粒的镍钴锰主元素分布调控(如公开号为CN1038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金属混合盐溶液、碱液、氨水溶液混合后,于氨浓度为6-12g/L、pH为12-13条件下反应制得前驱体籽料;/nS2、将步骤S1中的氨浓度调整为10-18g/L、pH为11-12,继续反应,得到前驱体浆料;/nS3、将所述前驱体浆料经过后处理后,制得前驱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混合盐溶液、碱液、氨水溶液混合后,于氨浓度为6-12g/L、pH为12-13条件下反应制得前驱体籽料;
S2、将步骤S1中的氨浓度调整为10-18g/L、pH为11-12,继续反应,得到前驱体浆料;
S3、将所述前驱体浆料经过后处理后,制得前驱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金属混合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5~2.5mol/L,所述碱液的浓度为4~6mol/L,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6~14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混合盐溶液为NixCoyM1-x-ySO4其中,0.5<x≤0.9,0.05≤y≤0.2,M为Mn、Al、Zr、T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工艺参数为:温度50-55℃,搅拌速度800-1000rpm;步骤S2中的工艺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雷天起,夏昕,杨茂萍,李道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