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需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因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和高效储能系统迫在眉睫。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一种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储能系统——锂离子二次电池应运而生。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实际比容量均小于200mAh/g、比能量均小于300Wh/kg,严重制约电动汽车、电子产品、智能电网等行业的发展,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发更加合理有效的电池能源系统。锂硫电池(Li-S电池)具有高理论比能量(2600W·h/kg)和高理论比容量(1675mA·h/g),而且硫元素具有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廉价、无毒无污染等优点,Li-S电池因而被认为是提升能量密度最具前景的新型储能电池之一。Li-S电池中最常用的正极材料是单质硫,单质硫在自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在正十六烷中,得到混合溶液A;/n(2)将脲、间苯二酚、氯化铵溶解在水中,得到混合溶液B;/n(3)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水溶液中,同时调节体系的pH至3~4,搅拌溶解后,加热反应0.5-1h;/n(4)继续向步骤(3)中加入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甲醛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得到包裹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的微胶囊;/n(5)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过滤,将过滤所得的产物干燥,然后在氮气的环境下进行碳化还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在正十六烷中,得到混合溶液A;
(2)将脲、间苯二酚、氯化铵溶解在水中,得到混合溶液B;
(3)将混合溶液B加入到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水溶液中,同时调节体系的pH至3~4,搅拌溶解后,加热反应0.5-1h;
(4)继续向步骤(3)中加入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甲醛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得到包裹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的微胶囊;
(5)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过滤,将过滤所得的产物干燥,然后在氮气的环境下进行碳化还原;
(6)将步骤(5)所得的产物进行熏硫,即可得到所述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与正十六烷的质量之比为0.1~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脲、间苯二酚、氯化铵的质量之比为(1.05~1.45):(0.15~0.35):(0.1~0.15);所述脲在混合溶液B中的浓度为0.025~0.035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云,吴勇,张海阔,林夕蓉,韩阗俐,彭贞,李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