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73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具有背面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具有细栅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没有主栅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槽和/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内部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孔,所述贯穿槽和贯穿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电流通过所述导电材料引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片正面没有主栅线,大大减少遮光面积,光能的吸收率大幅度增加,极大程度上增加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有效的增加了电池片的功率;电池片正面采用密集网状细栅线设计,电流收集路径更加短,降低电池片串联电阻;正负极都在电池片背面,减少了工序的复杂性,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

Solar cell shee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片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以及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太阳能电池片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其清洁、安全、便利及高效等特点,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太阳能技术不断进步,大型系统电站高速增长,由于可利用光伏发电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效晶硅电池组件的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太阳能市场发展,光伏发电将主要集中在高效晶硅电池组件的开发与应用上。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片上均具有主栅线和细栅线,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细栅线进行收集电流,经过主栅线汇集电流进行传输的方式,更高效的电池组件对电池片电流传输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需要降低电池片正面电流传输电阻,降低电池片正面栅线遮光面积,因此目前电池片普遍使用的电流传输方式将不能满足更高效电池组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片,降低了电池片正面的遮光面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具有背面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具有细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槽和/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内部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孔,所述贯穿槽和/或贯穿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以形成正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与所述细栅线电性连接,所述正面电极由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贯穿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具有背面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具有细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槽和/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内部开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贯穿孔,所述贯穿槽和/或贯穿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以形成正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与所述细栅线电性连接,所述正面电极由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贯穿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含银量80-90%的导电胶,25℃下粘度为80-110Pa.s,体积电阻率≤1.82x10-40hm·cm,固化后的弹性数值为G'<2x107Pa,所述导电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具有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为圆形或矩形,所述贯穿槽为部分的圆形或矩形,所述贯穿孔和贯穿槽的尺寸为0.3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边角处的所述贯穿槽的尺寸为所述贯穿孔尺寸的四分之一,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侧边处的所述贯穿槽的尺寸为所述贯穿孔尺寸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形成的竖直线与所述正面电极形成的竖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具有背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维涛李永生张兴刚赵雷
申请(专利权)人:维科诚苏州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