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72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灯座,该灯座顶面设孔插置灯泡,并于座体底面拉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上一体成型有导线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由在灯座外周面设有两分开的一体延伸片,并于这些延伸片端部设有端折片组成,该两端折片之间形成远离灯座外周面的导线压入槽口,且于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低成本,易于由常用灯座一体成型并稳固夹定网灯的各构成网线的灯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庆装饰灯串的灯座,尤指一种特适使用于如网灯之类灯饰,而能以简易的结构稳固的定位各不同方向的导线的灯座。传统的灯饰,如圣诞灯串大都为多个灯泡在串联同一条导线上,每一组装于灯座的灯泡均以单一导线连接,因此传统灯座并不需要额外的定位结构。但由于此类传统灯串均为长条状,将其装设于装饰地点(如圣诞树)时,不仅不整齐亦不美观;使用后由装设地点下整理存放亦不甚方便。为此,近代为乃有将灯饰设为网状的产品,使整张网灯可直接被覆于装饰地点,其不仅装设后整齐美观。使用后的取下收集整理亦较方便。此类网灯包括授予Dorfman的美国专利5,213,519号,授予Jenke et al的美国专利5,424,925,号,以及本案申请人所有的美国专利第5,662,409案。此类网灯由于必需编成网状,因此其灯座并非如传统灯串般呈长条状,而是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定位,牵涉到四面八方各方向相邻导线的定位,因此每一灯座通常需设置额外的扣件。在现有此类网灯结构中,灯座通常设于以导线作为网线的网线交叉点,上述Dorfman及Jenke等均将交叉的网线由同一灯座的上方及下方穿过,此种方式使得灯座本身结构变得相当复杂。而美国专利第5,662,409号则使用传统的灯座,然后以额外的扣件定位各方向的导线,此种方式虽然具有可使用传统易制作及低价灯座的优点,但牵涉到必需另外制出的扣件,一方面使成本升高,另一方面亦增加组装的工时成本。再加上现有此类网灯可能由个别的多个灯串编合而成,其灯座对于各方向的导线定位更为复杂,现有灯座的定位结构显然均无法合适的使用于此类近代网灯。本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灯座,使其能以简易而成本低廉的结构稳固地定位网灯的各不同方向的导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灯座,该灯座顶面设孔插置灯泡,并于座体底面拉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上一体成型有导线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由在灯座外周面设有两分开的一体延伸片,并于这些延伸片端部设有端折片组成,该两端折片之间形成远离灯座外周面的导线压入槽口,且于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从而使该网灯的导线定位结构能以传统廉价量产灯座予以一体成型供稳固的接合各方向导线。除上述必要的结构特征外,本技术在实施时还可增加如下结构特征该两端折片间的压入槽口宽度略小于导线直径。该容纳空间的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弧形外周面的距离设为略小于导线直径。为配合多向及多条网线,这些由灯座外周面所一体延伸的定位装置可设为一组以上;较佳的情况是设为二个,分别设置在灯座外周面相对角度位置。从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上述导线压入槽口设于离开灯座外周面的一段距离处,且因两相对一体延伸片而作为侧向力的挡边,使其尤其特适使用于在灯座定位导线后的拉张成型网灯,而能防止受拉扯力量而脱落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使用传统、低价、适于量产的灯座以易于制造的方式一体成型该导线定位装置,而完全无需在此类网灯中以另外配件方式制作定位扣件。如此,除了方便将导线置入定位之外,导线更被稳固的夹定于该结构中,同时在拉张成型过程,导线由远离灯座外周面的槽口压入,并由两延伸片成为侧向拉力的挡边,而能更有效的防止其脱落。以下将以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断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单一灯座用以定位导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多个灯座用以定位导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首先请参阅图4,本技术以使用传统的灯座10结构形态为例,该灯座10可于顶面预设孔11插置灯泡20。此类灯泡20如一般所熟知,在玻璃体内部设有位于两金属极脚间的发光钨丝(图未示),这些极脚由玻璃灯泡20底部穿出然后分别连接导线21、22,电流能由其中一导线21,经过负载后,由另一导线22流出,使钨丝能因而产生发亮或闪烁效果。在现有的网灯结构中,为编结成网,该灯座10的其中一导线22可能如图示般必需拉向另一灯座并加以定位,而灯座10本身则又需定位拉至其所在的其他导线30。现请详细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所使用的此一类型灯座10,可于其外周面一体成型两分开适当宽度的相对延伸片12、13,这些延伸片12、13各向前延伸特定长度,然后于其端部分别形成两相对端折片14、15,这些端折片14、15之间形成一配合导线直径的前压入槽口16,且于端折片14、15内面与灯座10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17。上述前压入槽口16的宽度A可设为略小于导线直径,而可利用导线30绝缘层本身的弹性以略紧的方式压入容纳空间17。同时,在较佳实施例中,端折片14、15的内表面18,如图3所示,与灯座10弧形外周面的最外侧位置间的距离W可设为略小于导线30直径,使其被以弹性方式紧夹定位于该容纳空间17中。如图4所示,前述于灯座10外周面一体成型的定位装置,可将必需编设通过其旁的导线30由上述压入槽口16压入,并夹压定位于容纳空间17中。在如图5所示的多个灯座10、101、102设于网灯结构时,如图示实施例中,该图5所示的灯座一导线22可向上拉牵并定位于上方灯座101的定位装置,而另一导线21则可下拉定位于下方灯座102。依图5所示彼此定位导线的多个灯座10、101、102均设于网灯的网线交叉点位置,当多个串灯组以此一方式先行对导线定位后,大致上可由如图5的B、C两侧方向外拉以张开成所需的网状。为适用于复杂及较多导线的网灯结构,本技术可设置一个以上的定位装置100、200,如图6所示为最常用及最理想的多个定位结构方式,是于灯座10外周面在两相对角度位置设置二个相对定位装置100、200。权利要求1.一种灯座,该灯座顶面设孔插置灯泡,并于座体底面拉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上一体成型有导线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由在灯座外周面设有两分开的一体延伸片,并于这些延伸片端部设有端折片组成,该两端折片之间形成远离灯座外周面的导线压入槽口,且于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该两端折片间的压入槽口宽度略小于导线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该容纳空间的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弧形外周面的距离设为略小于导线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该灯座外周面一体成型的导线定位装置是为一个以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定位装置是设为二个,分别设置在灯座外周面相对角度位置。专利摘要一种灯座,该灯座顶面设孔插置灯泡,并于座体底面拉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上一体成型有导线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由在灯座外周面设有两分开的一体延伸片,并于这些延伸片端部设有端折片组成,该两端折片之间形成远离灯座外周面的导线压入槽口,且于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本技术为一种低成本,易于由常用灯座一体成型并稳固夹定网灯的各构成网线的灯座。文档编号F21V21/08GK2415250SQ99254258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黄国豪 申请人:毓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座,该灯座顶面设孔插置灯泡,并于座体底面拉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灯座上一体成型有导线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由在灯座外周面设有两分开的一体延伸片,并于这些延伸片端部设有端折片组成,该两端折片之间形成远离灯座外周面的导线压入槽口,且于端折片内面与灯座外周面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毓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