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70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盘,包括底板、蝴蝶式连接元件以及按键帽组件,且按键帽组件包括连接框体以及按键帽。连接框体具有第一连接部,而按键帽具有第二连接部。蝴蝶式连接元件分别连接于底板以及连接框体,且可通过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而结合按键帽以及连接框体。因此,当使用者触压按键帽的角落时,触压力可通过连接框体被传导至整个按键帽,以改善触压力传导不良的问题。

key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尤其涉及包含有多个按键结构的键盘。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脑周边输入装置包括鼠标、键盘以及轨迹球等,其中键盘可直接键入文字以及符号予电脑,因此相当受到使用者以及输入装置厂商的重视。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一种包含有多个按键结构的键盘。接下来说明键盘中的按键结构的架构,以包含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为例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按键结构的剖面侧视示意图。公知按键结构1包括按键帽11、剪刀式连接元件12、弹性橡胶体13、薄膜开关电路14以及底板15,且底板15用以承载按键帽11、剪刀式连接元件12、弹性橡胶体13以及薄膜开关电路14。其中剪刀式连接元件12用以连接底板15与按键帽11。剪刀式连接元件12位于底板15以及按键帽11之间且分别连接二者。剪刀式连接元件12包括第一框架121以及第二框架122。第一框架121的第一端连接于按键帽11,而第一框架121的第二端则连接于底板15。弹性橡胶体13被剪刀式连接元件12环绕,而薄膜开关电路14具有多个按键接点(未显示于图中)。该按键接点于被触发时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弹性橡胶体13设置于薄膜开关电路14上且一个弹性橡胶体13对应于一个按键接点,当弹性橡胶体13被触压时,弹性橡胶体13发生形变且触压薄膜开关电路14中相对应的按键接点而产生按键信号。接下来说明公知按键结构1被使用者触压的运作情形。图1中,当使用者触压按键帽11时,按键帽11受力而推抵剪刀式连接元件12使其运动,故按键帽11可相对于底板15往下移动且触压相对应的弹性橡胶体13。此时,弹性橡胶体13发生形变且触压薄膜开关电路14以触发薄膜开关电路14的按键接点,使得薄膜开关电路14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而当使用者停止触压按键帽11时,按键帽11不再受力而停止触压弹性橡胶体13,使得弹性橡胶体13根据其弹性而恢复原状,同时提供往上的弹性恢复力,按键帽11因此而被推回被触压之前的位置。上述为公知按键结构的结构以及运作情形。随着科技的发展,键盘的功能性及轻薄化日益提升,因此,使用者对于键盘的要求亦随之提升。例如:使用者希望可降低键盘的厚度且希望触压按键时的移动可更加稳定。因此,市面上提供一种包含有蝴蝶式连接元件的键盘,如美国第6586695号专利案。美国第6586695号专利案所提供的键盘包括按键帽、蝴蝶式连接元件以及固定件,蝴蝶式连接元件包括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第一框架位于按键帽的第一侧且分别连接于按键帽的中央区域以及固定件,第二框架则位于按键帽的第二侧且分别连接于按键帽的中央区域以及固定件。当使用者触压按键帽时,按键帽可推抵蝴蝶式连接元件,使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分别相对于固定件摆动以及滑动,由此可进行触压按键的运作。其中,蝴蝶式连接元件的第一框架相邻于第二框架,与剪刀式连接元件相比,蝴蝶式连接元件于垂直方向上的为移量较小,故按键被触压时的移动较稳定,且包含有蝴蝶式连接元件的键盘的厚度较小。然而,由于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皆连接于按键帽的中央处,当使用者触压按键帽的角落时,触压力无法传递至蝴蝶式连接元件而难以触压。换言之,使用者必须准确地触压按键帽的中央处,才可顺利完成触压按键帽的动作。因此,需要一种容易传递触压力的键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传递触压力的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盘,包括一底板、一蝴蝶式连接元件以及一按键帽组件。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位于该底板上且连接于该底板,该按键帽组件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且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该按键帽组件包括一连接框体以及一按键帽。该连接框体位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的上方,且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该连接框体包括一本体、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连接孔。该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外侧,该多个连接孔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中央区域,用以被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伸入而结合该连接框体以及该蝴蝶式连接元件。该按键帽显露于该键盘之外且覆盖该连接框体,该按键帽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以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而固定该连接框体于该按键帽的一内表面上。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蝴蝶式连接元件包括一第一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一侧,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一端伸入相对应的该多个连接孔而连接于该连接框体,且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底板。该第二框架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二侧,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一端伸入相对应的该多个连接孔而连接于该连接框体,且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底板。其中,当该按键帽被触压时,该按键帽推抵该连接框体,使该连接框体相对于该底板移动,且该连接框体带动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框架分别相对于该底板摆动。简言之,本专利技术键盘将蝴蝶式连接元件分别连接于底板以及连接框体,再通过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来结合按键帽以及连接框体。由于蝴蝶式连接元件连接于环状的连接框体,而非如公知技术般连接于按键帽的中央区域,因此,施加触压力至按键帽的角落时,触压力可通过连接框体被传导至整个按键帽,以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按键结构的剖面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剖面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被触压的局部结构剖面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按键结构22键盘11、202按键帽12剪刀式连接元件13弹性橡胶体14薄膜开关电路15、21底板20按键帽组件22开关电路板23蝴蝶式连接元件24弹性元件121、231第一框架122、232第二框架201连接框体211底板卡勾231第一框架232第二框架2011本体2012第一连接部2013连接孔2014本体的侧壁2021第二连接部2022按键帽的内表面2311第一框架的第一端2312第一框架的第二端2321第二框架的第一端2322第二框架的第二端具体实施方式鉴于公知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解决公知技术问题的键盘。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键盘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而图3为本专利技术键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本专利技术键盘2包括多个按键帽组件20、底板21、开关电路板22、多个蝴蝶式连接元件23(图中仅显示一个)以及多个弹性元件24(图中仅显示一个),多个按键帽组件20显露于键盘2之外,且可供使用者以手指触压而产生相对应的信号予连接于键盘2的电脑(未显示于图中),使电脑执行被触压的按键功能。底板21设置于多个按键帽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包括:/n一底板;/n一蝴蝶式连接元件,位于该底板上且连接于该底板;以及/n一按键帽组件,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且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该按键帽组件包括:/n一连接框体,位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的上方,且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该连接框体包括:/n一本体;/n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外侧;以及/n多个连接孔,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中央区域,用以被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伸入而结合该连接框体以及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以及/n一按键帽,显露于该键盘之外且覆盖该连接框体,该按键帽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以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而固定该连接框体于该按键帽的一内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包括:
一底板;
一蝴蝶式连接元件,位于该底板上且连接于该底板;以及
一按键帽组件,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且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该按键帽组件包括:
一连接框体,位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的上方,且连接于该蝴蝶式连接元件,该连接框体包括:
一本体;
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外侧;以及
多个连接孔,设置于该本体的侧壁的中央区域,用以被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伸入而结合该连接框体以及该蝴蝶式连接元件;以及
一按键帽,显露于该键盘之外且覆盖该连接框体,该按键帽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以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而固定该连接框体于该按键帽的一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中,该蝴蝶式连接元件包括:
一第一框架,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一侧,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一端伸入相对应的该多个连接孔而连接于该连接框体,且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底板;以及
一第二框架,设置于该按键帽的下方且位于该按键帽的一第二侧,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一端伸入相对应的该多个连接孔而连接于该连接框体,且该第二框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底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树蔡磊龙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