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61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根据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基于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将除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识别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medium of abnormal resource transfer 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资源转移指将资源由资源转移方转移至资源归属方。但是,目前包括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的资源转移组合中存在异常资源转移组合。其中,异常资源转移组合比如套现团伙。因此,如何识别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识别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根据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基于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将除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识别模块,用于将除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识别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此外,对于资源转移方、资源归属方和资源转移关系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确定,使得异常资源转移组合的识别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再者,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还能够识别出套现团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转移关系图的第一种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转移关系图的第二种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转移关系图的第三种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能够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及装置的计算设备的示例性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可以包括:S10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S102:根据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S103:基于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S104:将除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示例性的,假设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如表1所示。表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所列项中至少一项:资源转移方的资源转移次数小于预设第一资源转移次数;资源转移方的资源转移总量小于预设资源转移总量;资源转移方的平均资源转移量小于预设第一平均资源转移量;资源转移方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第一资源转移时间间隔;与资源转移方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归属方的数量小于预设第一数量;资源转移方的超额资源转移量与资源转移总量的比值小于预设第一比值;资源转移方的超额资源转移次数与资源转移总次数的比值小于预设第二比值。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若在上述的预设时间段内资源转移方仅向资源归属方进行一次资源转移,则资源转移方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默认为无穷大。由表1所示的资源转移数据可知,资源转移方P1至P7的资源转移次数分别为5次,3次,1次,1次,1次,1次和1次。资源转移方P1至P7的资源转移总量为20127、791、44、10000、189.9、399和50.2。资源转移方P1至P7的平均资源转移量分别为4025.4、263.67、44、10000、189.9、399和50.2。资源转移方P1至P7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分别为60分钟、45分钟、无穷大、无穷大、无穷大、无穷大和无穷大。与资源转移方P1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归属方分别为R1和R2,则与资源转移方P1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归属方的数量为2;与资源转移方P2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归属方分别为R1、R3和R4,则与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n根据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n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n将除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所述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资源转移组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资源转移数据;
根据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
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
将除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中具有除所述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外的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和资源归属方,识别为异常资源转移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所列项中至少一项:
资源转移方的资源转移次数小于预设第一资源转移次数;
资源转移方的资源转移总量小于预设资源转移总量;
资源转移方的平均资源转移量小于预设第一平均资源转移量;
资源转移方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第一资源转移时间间隔;
与资源转移方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归属方的数量小于预设第一数量;
资源转移方的超额资源转移量与资源转移总量的比值小于预设第一比值;
资源转移方的超额资源转移次数与资源转移总次数的比值小于预设第二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所列项中至少一项:
资源归属方的资源转移次数小于预设第二资源转移次数;
资源归属方的平均资源转移量大于预设第二平均资源转移量;
资源归属方的超额资源转移量与资源转移总量的比值小于预设第三比值;
资源归属方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第二资源转移时间间隔;
资源归属方的行为偏离度小于预设行为偏离度;
资源归属方的整数资源转移量与资源转移总量的比值小于预设第四比值;
与资源归属方具有资源转移关系的资源转移方的数量小于预设第二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条件包括以下所列项中至少一项:
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资源转移次数小于预设第三资源转移次数;
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资源转移总量小于预设第二资源转移总量;
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平均资源转移量小于预设第三平均资源转移量;
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平均资源转移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第三资源转移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生成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资源转移关系图;所述资源转移关系图的节点对应资源转移方或资源归属方,所述资源转移关系图的边对应资源转移方与资源归属方间的资源转移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资源转移关系图中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对应的节点、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对应的节点,以及满足第三条件的资源转移关系对应的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除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资源转移方、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资源归属方之外的资源转移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宝郑建宾李晓刚汤韬赵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