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电保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断电保护方法适用于数据存储装置中。此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且所述断电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第一接脚,接收数据存储装置运作所需的工作电压。接着,当发生断电事件时,利用第二接脚,接收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闪存电压,以让非易失性存储器完成数据写入程序。
Power off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电保护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电保护(PowerLossProtection,PLP)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据存储装置(DataStorageDevice)的断电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要解决数据存储装置,例如固态硬盘(SSD)所因不正常断电而造成数据遗失的方式,是在数据存储装置端上加入断电保护电路,并且借由该断电保护电路内的大容量电容来让数据存储装置可于断电瞬间获得延长电力,以让数据存储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FlashMemory)可完成数据写入程序。但在这类方式中,数据存储装置也会因使用该大容量电容而增加其成本,并且无任何有效作法来提供保护高速缓存数据(CachingData)。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数据存储装置的断电保护方法及系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断电保护方法,适用于数据存储装置中。此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且所述断电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第一接脚,接收数据存储装置运作所需的工作电压。接着,当发生断电事件时,利用第二接脚,接收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闪存电压,以让非易失性存储器完成数据写入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断电保护系统。所述断电保护系统包括数据存储装置,且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控制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第一接脚用来接收数据存储装置运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并且当发生一断电事件时,第二接脚则用来接收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闪存电压,以让非易失性存储器完成数据写入程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断电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断电保护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图3是图2的断电保护系统中的工作电压与闪存电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通过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在附图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断电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而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断电保护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断电保护方法是可以适用于图2的数据存储装置10中,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图1的断电保护方法仅能够适用于图2的数据存储装置10中。如图2所示,断电保护系统1包括数据存储装置10,且数据存储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0、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第一接脚130及第二接脚140,其中控制器110电性耦接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并用以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的数据存取。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装置10即可例如是以固态硬盘来实现,且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则相对是以闪存来实现,但本专利技术皆不以此为限制。必须了解的是,数据存储装置10通常是会自主机20接收其运作所需的电力,并且根据主机20所下达的写入/读取命令,来将数据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20中,或者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0中读取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断电保护系统1更可包括主机20,且数据存储装置10具有第一物理界面(未特别标示),第一物理界面包含前述第一接脚130及第二接脚140。另外,主机20具有第二物理界面(未特别标示),其中第一物理界面可与第二物理界面产生电性连结,并且用来传收指令及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理界面及第二物理界面均可例如是以SATA、PCIE或SAS等界面来实现,但本专利技术亦不以此为限制。第一物理界面的第一接脚130用来接收来自第二物理界面所输出的电力,即主要电力,此主要电力作为数据存储装置10运作所需的工作电压SSD_V,并且当发生断电事件时,第一物理界面的第二接脚140则用来接收来自第二物理界面所输出的备用电力,此备用电力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写回数据所需的闪存电压Flash_V,以让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完成数据写入程序。也就是说,数据存储装置10的第一接脚130耦接于主机20,并且用来接收自于主机20所提供的工作电压SSD_V。然而,由于备用电力较佳与主要电力为互斥存在,因此在主机20停止提供主要电力时,即发生断电事件,主机20则会借由第二物理界面及第一物理界面的第二接脚140来提供闪存电压Flash_V至数据存储装置10中。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脚140较佳耦接于主机20内的断电保护电路210,并且当发生断电事件时,主机20内的断电保护电路210则用来提供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写回数据所需的闪存电压Flash_V。需要说明的是,主机20内的断电保护电路210亦可配有大容量电容(未绘示),或置于不断电系统(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PS)中,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制。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主机20内的断电保护电路210的具体实现方式,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依据实际需求或应用来进行相关设计。另外,闪存电压Flash_V较佳小于工作电压SSD_V,以助于延长断电保护电路210所提供备用电力的供应时间,例如闪存电压Flash_V为1.8伏特,而工作电压SSD_V为3.3伏特,但本专利技术亦不以此为限制。因此,当主机20所提供的工作电压SSD_V维持于高电位时,主机20将可使其断电保护电路210内的电容进行蓄电。然后,当发生断电事件时,例如主机20所提供的工作电压SSD_V下降至某低电位,例如1.8伏特时,主机20内的断电保护电路210便会用以其电容所储蓄的电力来提供闪存电压Flash_V给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借此让非易失性存储器120能够维持延长一段运作时间(例如,图3的Δt)以写回数据,从而避免非易失性存储器120因断电而造成的数据遗失。根据以上内容的教示,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到,本实施例是设计改让断电保护电路210被配置于主机20端中,并且借由主机20端来直接通过数据存储装置10上的另一电路接脚,即第二接脚140来提供断电保护,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更能降低数据存储装置10的成本。然而,由于数据存储装置10与主机20的运作原理已为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习知,因此有关上述细部内容于此就不再多加赘述。如同前面内容所述,数据存储装置10的控制器110较佳可依据侦测第一接脚130所收到的工作电压SSD_V是否低于一阈值而判定发生断电事件。举例来说,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2的断电保护系统中的工作电压与闪存电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假设上述阈值同样为1.8伏特,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制。因此,当控制器110侦测到第一接脚130所收到的工作电压SSD_V低于1.8伏特时,数据存储装置10便能判定发生断电事件,并且利用第二接脚140来接收自于主机20所提供的闪存电压Flash_V。又或者是,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电保护方法,适用于一数据存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存储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一第一接脚及一第二接脚,该断电保护方法包括:/n利用该第一接脚,接收该数据存储装置运作所需的一工作电压;以及/n当发生一断电事件时,利用该第二接脚,接收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一闪存电压,以让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完成一数据写入程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30 TW 1071263061.一种断电保护方法,适用于一数据存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存储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一第一接脚及一第二接脚,该断电保护方法包括:
利用该第一接脚,接收该数据存储装置运作所需的一工作电压;以及
当发生一断电事件时,利用该第二接脚,接收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一闪存电压,以让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完成一数据写入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耦接于一主机,并且用来接收自于该主机所提供的该工作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耦接于该主机内的一断电保护电路,并且当发生该断电事件时,该主机内的该断电保护电路则用来提供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回数据所需的该闪存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存储装置的该控制器依据侦测该第一接脚所收到的该工作电压是否低于一阈值而判定发生该断电事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存储装置更包括一第三接脚,该第三接脚耦接于该主机内的该断电保护电路,并且当发生该断电事件时,该第三电路用来接收自于该断电保护电路所提供的一断电信息,并且使得该数据存储装置则利用该第二接脚来接收该非易失性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弘炼,刘财发,
申请(专利权)人: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