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云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466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四组控制器,工作腔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与工作腔前端连通,箱体右端设置有挡门,挡门左端设置有合页,合页右端与挡门左端连接,挡门左端通过合页与箱体右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三组散热管和水箱,还包括螺纹杆、螺纹管和第二风扇,还包括四组海绵板。其可提高散热速度,提高散热效果,减少热量对控制器的影响,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对箱体内的灰尘进行处理,减少灰尘量,减少灰尘对装置的影响,对箱体内的较多潮湿水分进行处理,减少潮湿度对控制器的影响,减少控制器的烧坏现象。

A green building electric energy-saving control cabinet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是一种用于建筑过程中,进行电气使用控制时所使用的装置,其可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其在电气控制装置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腔,腔前端设置有通口,通口与腔前端连通,箱体右端设置有挡门,挡门左端设置有合页,挡门左端通过合页与箱体右端可转动连接;这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在使用时将箱体放置于需要使用的位置,将电气设备于箱体内电连接,同时通过鼓风机对装置进行散热;这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使用中发现,散热效果较差,散热速度较慢,较难对箱体内的电气控制器进行直接散热,装置的使用可靠性较低;建筑环境中存在较多灰尘,较多灰尘进入至箱体内对箱体内的电气控制器具有影响,甚至对控制器造成损坏,降低控制器的使用时间;在潮湿季节,箱体内较易出现潮湿度较大的现象,较为潮湿的环境对控制器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控制器的烧坏现象,影响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四组控制器(2),工作腔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与工作腔前端连通,箱体(1)右端设置有挡门(3),挡门(3)左端设置有合页(4),合页(4)右端与挡门(3)左端连接,挡门(3)左端通过合页(4)与箱体(1)右端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散热管(5)和水箱(6),水箱(6)设置于箱体(1)顶端,水箱(6)底端与箱体(1)顶端连接,工作腔内设置有散热板(7),散热板(7)外侧壁与工作腔内侧壁连接,三组散热管(5)设置于工作腔内,三组散热管(5)设置于散热板(7)后端,三组散热管(5)前端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四组控制器(2),工作腔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与工作腔前端连通,箱体(1)右端设置有挡门(3),挡门(3)左端设置有合页(4),合页(4)右端与挡门(3)左端连接,挡门(3)左端通过合页(4)与箱体(1)右端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散热管(5)和水箱(6),水箱(6)设置于箱体(1)顶端,水箱(6)底端与箱体(1)顶端连接,工作腔内设置有散热板(7),散热板(7)外侧壁与工作腔内侧壁连接,三组散热管(5)设置于工作腔内,三组散热管(5)设置于散热板(7)后端,三组散热管(5)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散热板(7)后端和工作腔后端连接,水箱(6)内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左端设置有水泵(8),水泵(8)右端与水箱(6)左端上侧连接,上侧散热管(5)输入端与储水腔底端右侧连通,上侧散热管(5)输出端与中部散热管(5)输入端连通管,中部散热管(5)输出端与下侧散热管(5)输入端连通,下侧散热管(5)输出端与水泵(8)输入端连通,水泵(8)输出端与储水腔左端上侧连通,储水腔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风扇(9),两组第一风扇(9)顶端与储水腔顶端连接,水箱(6)顶端设置有多组通风孔,多组通风孔与储水腔顶端连通;还包括螺纹杆(10)、螺纹管(11)和第二风扇(12),螺纹杆(10)和螺纹管(11)均设置于工作腔上侧,螺纹杆(10)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工作腔左端上侧和右端上侧可转动连接,螺纹管(11)套设于螺纹杆(10)外侧壁,螺纹管(11)内侧壁与螺纹杆(10)外侧壁接触,箱体(1)左端上侧设置有连接孔,箱体(1)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螺纹杆(10)穿过连接孔后与第一连接杆(13)右端上侧连接,第一连接杆(13)左端下侧与第二连接杆右端连接,第二风扇(12)设置于螺纹管(11)底端,第二风扇(12)顶端与螺纹管(11)底端连接,工作腔顶端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滑块(14),滑块(14)底端设置有滑杆,滑杆顶端与滑块(14)底端连接,滑杆底端与螺纹管(11)顶端连接;还包括四组海绵板(15),工作腔内设置有三组隔板(16),三组隔板(16)均设置于散热板(7)前端,三组隔板(1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工作腔左端和右端连接,上侧隔板(16)和中部隔板(16)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板(17),第一挡板(17)顶端和底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刘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