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4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线装置,包括:线缆夹具,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在所述转动块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线装置一次性地将一排导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中,极大地提高将导线插入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的效率。

Thr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引导多根导线快速地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中的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制造业中,经常需要将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在焊接之前,需要先将导线分别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然后在将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但是,将导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很麻烦。目前的工艺是操作人员先把电路板放在夹具上,然后用镊子把导线夹起来并逐个地插入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但是,现有的这种插线方式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穿线装置,包括:线缆夹具,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每个第一导线孔适于保持一根导线。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在所述转动块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线装置,包括:/n线缆夹具(100),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103),每个第一导线孔(103)适于保持一根导线,/n其特征在于:/n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200),所述转换装置(200)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230、240),在所述转动块(230、24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203);/n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n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装置,包括:
线缆夹具(100),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103),每个第一导线孔(103)适于保持一根导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200),所述转换装置(200)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230、240),在所述转动块(230、24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203);
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400)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装置(200)还包括框架(200a)和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的固定块(210、220),
在所述固定块(210、220)的两侧分别限定有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和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
所述转动块(230、240)包括:
第一转动块(23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一轴线沿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一弧形壁面(201)转动;和
第二转动块(24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二轴线沿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二弧形壁面(202)转动,
在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块(210、22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203),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对应的第一导线孔(103)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所述第二转动块(240)和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所述第二转动块(240)和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分别形成有两个第二导线孔(203),在所述固定块(210、220)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导线孔(203);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军张丹丹鲁异刘云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