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11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0
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包括吸油腔(7a)、离心管(7b)、排油腔(7c)、平键(7d)、内花键(7e),孔板离心泵(7)的吸油腔(7a)一侧结构为细长型的用于与电机转子(4)连接的空心轴,排油腔(7c)一侧设置可配置容积泵的内花键(7e),孔板离心泵(7)和电机转子(4)采用小过盈配合,并分别设置键(7d)和键槽(4a)相互配合,孔板离心泵(7)两端由分别由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6)支撑,并分别固定在后端盖(2)和前端盖(5)上,电机定子(3)通电后产生电磁力矩驱动电机转子(4)工作,同时带动孔板离心泵(7)工作。

Hollow shaft orifice centrifugal pump for enhancing oil absorption of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技术,尤其涉及可设置在液压泵吸油口前端的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
技术介绍
传统认为容积泵内的能量损失主要是内泄漏、机械摩擦,另外容积式泵吸油先天不足,文件JB/T7041-2006、JB/T7039-2006和JB/T7043-2006中明确指出各类容积泵吸油效率值,可以发现容积泵有高达14%-32%的能量损失,一般要求容积泵吸油口真空度不小于16KPa,然而转速越高,真空度越大,越不利于吸油,如此,极大的限制了容积泵向高转速发展。针对提高容积泵吸油效率问题,各研究学者通过优化容积泵吸油口结构、管路结构以及油箱结构等,以改善容积泵吸油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也有将水力机械中的涡轮离心泵设置在容积泵吸油口前端,辅助容积泵吸油,但是,该种离心泵结构复杂,且需要额外电机驱动,无疑又增加了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包括吸油腔7a、离心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包括吸油腔(7a)、离心管(7b)、排油腔(7c)、平键(7d)、内花键(7e),其特征在于孔板离心泵(7)的吸油腔(7a)一侧结构为细长型的用于与电机转子(4)连接的空心轴,排油腔(7c)一侧设置可配置容积泵的内花键(7e),孔板离心泵(7)和电机转子(4)采用小过盈配合,并分别设置键(7d)和键槽(4a)相互配合,孔板离心泵(7)两端由分别由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6)支撑,并分别固定在后端盖(2)和前端盖(5)上,电机定子(3)通电后产生电磁力矩驱动电机转子(4)工作,同时带动孔板离心泵(7)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包括吸油腔(7a)、离心管(7b)、排油腔(7c)、平键(7d)、内花键(7e),其特征在于孔板离心泵(7)的吸油腔(7a)一侧结构为细长型的用于与电机转子(4)连接的空心轴,排油腔(7c)一侧设置可配置容积泵的内花键(7e),孔板离心泵(7)和电机转子(4)采用小过盈配合,并分别设置键(7d)和键槽(4a)相互配合,孔板离心泵(7)两端由分别由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6)支撑,并分别固定在后端盖(2)和前端盖(5)上,电机定子(3)通电后产生电磁力矩驱动电机转子(4)工作,同时带动孔板离心泵(7)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增强容积泵吸油的中空轴孔板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板离心泵(7)上的离心管(7b)相对水平轴线倾斜第一倾角(α),相对竖直轴线倾斜第二倾角(β),平键(7)为两个对称分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宏孙飞赵晶赵宏科郑直闵为张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