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109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该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包括:步骤1,明确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效率主控因素;步骤2,测算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步骤3,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步骤4,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该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不再依托每一口抽油机井的优化结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提高了不同黑箱模型(不同类型油藏或不同采油管理区等)之间的可对比性;较好地满足矿场能耗管理与运行考核等不同需求。

Calculation method of reasonable mechanical production system efficiency based on reservoir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工程领域,机械采油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其能耗在原油生产过程中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对于油田企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测算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明确潜力优化空间,是矿场确定机采设备和工作制度、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目前,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主要做法是将每一口抽油机井作为一个优化对象。根据生产层位特征,分析确定最佳的抽油机型号、泵型号、下泵深度及冲程、冲次等工作制度,使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达到最高。该种方式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各油田普遍应用的。但是,对运行管理而言,往往需要快速、准确测算出不同采油单位或不同类型油藏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为采油系统能耗指标分配或管理水平考核评比等提供依据。其测算对象为根据实际需要形成的一批抽油机井的集合,即将具有相近属性的抽油机井当作一个黑箱模型对待。该黑箱模型弱化了单个抽油机井的工况特征,更多的体现了某类油藏的宏观特征,可较好地应用于人为划分的不同类型油藏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此时,常规的、基于单井优化的测算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矿场需求。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非热采开发方式、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快速、准确的,较好地满足了矿场运行管理的多种需求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该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包括:步骤1,明确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效率主控因素;步骤2,测算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步骤3,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步骤4,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1中,收集整理表征油藏特点的储层物性、流体物性、地层能量、开发阶段等指标参数;采用灰色关联相关性分析方法,从众多油藏特征参数中筛选出影响机采系统效率的主控因素。在步骤2中,在已知测算对象主控因素实际参数取值的情况下,结合油藏工程中的油井流入动态分析,测算不同液量水平条件下,采用不同杆泵组合及工作制度对应的机采系统效率。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2得到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筛选出每个液量水平对应的最高系统效率。在步骤4中,考虑管杆柱弹性伸缩、气体或充满度、漏失的影响,引入修正系数;步骤3得到的最高系统效率乘以修正系数得到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系统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适用于非热采开发方式、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多个具有相近属性的抽油机井集合,即多个黑箱模型(不同类型油藏或不同采油管理区等)。结合各黑箱模型的油藏储层、流体物性、地层能量状况等宏观特征,测算其合理机采系统效率。该方法,不再依托每一口抽油机井的优化结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提高了不同黑箱模型之间的可对比性。较好地满足矿场能耗管理与运行考核等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能耗主控因素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柱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步骤1,明确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效率主控因素。收集整理表征油藏特点的储层物性、流体物性、地层能量、开发阶段等指标参数。采用灰色关联等相关性分析方法,从众多油藏特征参数中筛选出影响机采系统效率的主控因素。步骤2,测算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在已知测算对象主控因素实际参数取值的情况下,结合油藏工程中的油井流入动态分析等,测算不同液量水平条件下,采用不同杆泵组合及工作制度对应的机采系统效率。步骤3,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根据步骤2得到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筛选出每个液量水平对应的最高系统效率。步骤4,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考虑管杆柱弹性伸缩、气体或充满度、漏失等影响,引入修正系数。步骤3得到的最高系统效率乘以修正系数得到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系统效率。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01中,收集整理表征油藏特点的储层物性、流体物性、地层能量、开发阶段等指标参数。如,含油面积、断层密度、油藏埋深、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压力、原油粘度、含水率、采出程度等。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不同组合下的举升方案进行能耗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从高低分别为地层系数(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粘度、地层压力、含水率和油藏埋深,见图2。在步骤103中,某油田断块油藏,已知其渗透率为2000mD,有效厚度为25m,地层原油粘度为25mPa.s,含水率为93%,油藏埋深为2200m。结合油藏工程的油井流入动态分析,即流体产量与相应井底流动压力关系等,计算得到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柱组合和工作制度下的机采系统效率,见图3。在步骤105中,根据步骤103得到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筛选出不同液量水平下的最高机采系统效率,见图4。在步骤107中,考虑管杆柱弹性伸缩、气体或充满度、漏失等影响,引入修正系数0.88。步骤105得到的最高机采系统效率乘以修正系数得到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见图5。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根据实际需生成多个具有相近属性的抽油机井集合,即多个黑箱模型(不同类型油藏或不同采油管理区等)。结合各黑箱模型的油藏储层、流体物性、地层能量状况等宏观特征,测算其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不再依托每一口抽油机井的优化结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提高了不同黑箱模型之间的可对比性。较好地满足矿场能耗管理与运行考核等不同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包括:/n步骤1,明确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效率主控因素;/n步骤2,测算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n步骤3,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n步骤4,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包括:
步骤1,明确基于油藏条件的机采系统效率主控因素;
步骤2,测算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不同杆泵组合下机采系统效率;
步骤3,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最高机采系统效率;
步骤4,确定相应油藏条件的不同液量水平下合理机采系统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藏条件的合理机采系统效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收集整理表征油藏特点的储层物性、流体物性、地层能量、开发阶段这些指标参数;采用灰色关联相关性分析方法,从众多油藏特征参数中筛选出影响机采系统效率的主控因素。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绍献张海燕肖武李振泉宋鑫周长敬李东玻徐永春吕翔慧张金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