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7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特高压耐张塔跳线横担,特别是一种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其特别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上强风区域中的输电线路杆塔,将原有的挂线角钢设置成双角钢AC和DF,中点处各设置两道竖向交叉腹杆BL、BJ和EO、EM,组成内外两榀加强的桁架DFOM和ACLJ,并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中点处各设置一水平支撑杆和,上下支撑杆设置两道竖向交叉腹杆NH和QE,组成QNEH交叉桁架,内外桁架、连接杆件和交叉桁架构成一个空间桁架,用于抵抗风偏荷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受空间桁架支撑的内外两榀桁架的平面内性能来分担附加扭矩,有效地避免了挂线角钢由于风偏扭矩导致的承载力破坏和失稳,从而为在特高压1000kV耐张塔中运用防风偏装置提供了技术实现基础。

Cross arm of 1000kV tension tower anti wind deflection ju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横担,特别是一种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其特别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上强风区域中的输电线路杆塔。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中,许多输电杆塔设置在大风、强风区域,此时为了避免绝缘子跳线串受风力影响而产生偏移、并进一步产生闪络跳闸等问题,在220kV输电线路中广泛采用防风偏挂点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有效减小跳线或导线的风偏幅度,避免闪络跳闸;所述防风偏挂点装置直接挂接在耐张横担外侧的挂线角钢上,以采用增加重量的方式使得绝缘子跳线串在设定风级下足够稳定而不产生超过范围的风偏。所述输电杆塔的横担端部一般为三角形,即横担外侧(以靠近主杆一侧为内侧,悬挂绝缘子串一侧为外侧)的前后横角钢外侧端部上仅采用一根或者一对角钢进行连接,或者横担端部带有一榀桁架的方形构造,即前后的上下横角钢分别连接到该榀桁架的四个端点上,防风偏挂点与三角形横担的角钢连接,或者与桁架下弦杆连接。然而,在1000kV特高压线路工程中,由于挂线角钢下方的绝缘子串重量和长度都相比220kV线路工程中的要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包括有前上横角钢、后上横角钢、前下横角钢和后下横角钢,前上、下横角钢之间和后上、下横角钢之间均分布有数根支撑斜杆,四根横角钢的外侧端部设置安装有一榀外桁架ACLJ,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榀内桁架FDMO,其位于外桁架ACLJ靠近主杆一侧并与四根横角钢的外侧端部连接,内、外两榀桁架并列平行布置且均设置有竖向V型腹杆,外桁架ACLJ上的外V型腹杆BJ、BL的交叉点B点位于外下弦杆AC中点;内桁架FDMO上的内V型腹杆EM、EO的交叉点E点位于外下弦杆FD中点;/n前、后下横角钢上设置有平行于两榀桁架的下连接杆件GI,前后上横角钢上设置有平行于两榀桁架的上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1000kV耐张塔防风偏跳线横担,包括有前上横角钢、后上横角钢、前下横角钢和后下横角钢,前上、下横角钢之间和后上、下横角钢之间均分布有数根支撑斜杆,四根横角钢的外侧端部设置安装有一榀外桁架ACLJ,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榀内桁架FDMO,其位于外桁架ACLJ靠近主杆一侧并与四根横角钢的外侧端部连接,内、外两榀桁架并列平行布置且均设置有竖向V型腹杆,外桁架ACLJ上的外V型腹杆BJ、BL的交叉点B点位于外下弦杆AC中点;内桁架FDMO上的内V型腹杆EM、EO的交叉点E点位于外下弦杆FD中点;
前、后下横角钢上设置有平行于两榀桁架的下连接杆件GI,前后上横角钢上设置有平行于两榀桁架的上连接杆件PR,上连接杆件PR与两榀桁架的内、外上弦杆OM、JL之间设置上水平支撑杆QNK,该上水平支撑杆QNK分别垂直于PR与OM、JL,并连接于PR、JL、OM的中点位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祥翁兰溪卞宏志陈俊张建勋兰生庄金康张礼朝陆洲王微旻李宏进池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