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06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包括框架和预埋在廊道顶板卸料口砼壁中的埋件,框架由两个U型框架构成,U型框架位于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由圆轴和六角台构成,六角台靠近U型框架的腹板设置,圆轴的外端固定有矩形板,埋件包括柱形块和锚固杆,柱形块的外侧均匀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内侧向内开设有矩形槽和圆槽,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卡入圆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时先将两个U型框架抵紧并放入至廊道顶板混凝土卸料口中,然后将两个U型框架分离,使得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移动至圆槽中,再利用扳手夹持扳手部旋转,使得矩形板卡入柱形块中,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框架与埋件的快速连接,后续拆卸也非常方便。

An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embedded parts of fee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埋件安装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给料器,用于物料给料,其由卸料口溜槽、设备本体组成。廊道卸料口给料设备的安装,保证埋件安装精度,以利后续设备的安装便捷。埋件是指预埋在廊道顶板混凝土的卸料口溜槽定位螺栓,主要是控制定位螺栓之间相对位置,定位螺栓整体偏移。为降低埋件现场安装工期,将单个控制转变成整体控制,可大大降低了埋件现场安装时间。为此,公开号为CN20306649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包括用角钢制成的固定装置、埋件,固定装置上设有可以穿过埋件的孔。角钢四方框形成的内孔即为给料设备卸料口下沿口,在廊道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可作廊道顶板卸料口下沿口角模使用,方便卸料口立模;在廊道顶板混凝土运行期,可作廊道顶板混凝土卸料口的护角角钢,以防卸料时,砂石骨料对混凝土卸料口的打击磨损。但是这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其中形状为角钢四方框的固定装置与埋件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当磨损严重后不能快速进行拆卸更换,螺母数量较多,很难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包括框架和预埋在廊道顶板卸料口砼壁中的埋件,所述框架由两个U型框架构成,所述U型框架位于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圆轴和位于其上的六角台构成,所述六角台靠近U型框架的腹板设置,所述圆轴的外端固定有矩形板,所述埋件包括柱形块和锚固杆,所述柱形块的外侧均匀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内侧向内开设有矩形槽和圆槽,所述圆槽的直径值等于矩形槽开口对角线的长度值,所述矩形板的形状与矩形槽的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卡入圆槽中。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板设有带条形孔的连接板部,两个所述U型框架位于同侧的连接板部通过贯穿条形孔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连接板部的厚度为所在U型框架侧板厚度的一半。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锚固杆为折弯的钢筋件。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U型框架的板体宽度大于柱形块的外径。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矩形板的长度为宽度的1.5-2倍。进一步地,上述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中,所述圆槽的轴向厚度大于矩形槽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时先将两个U型框架抵紧并放入至廊道顶板混凝土卸料口中,然后将两个U型框架沿水平方向向外相互分离,使得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移动至圆槽中,再利用扳手夹持扳手部旋转,使得矩形板卡入柱形块中,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框架与埋件的快速连接,后续拆卸也非常方便。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省略埋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矩形板卡入圆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柱形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U型框架,2-连接板部,3-条形孔,4-固定螺栓,5-支撑轴,501-圆轴,502-六角台,6-矩形板,7-柱形块,701-矩形槽,702-圆槽,8-锚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包括框架和预埋在廊道顶板卸料口砼壁中的埋件。框架由两个U型框架1构成,U型框架1的两侧板设有带条形孔3的连接板部2,两个U型框架1位于同侧的连接板部2通过贯穿条形孔3的固定螺栓4进行固定。U型框架1位于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5,支撑轴5由圆轴501和位于其上的六角台502构成,六角台502靠近U型框架1的腹板设置,圆轴501的外端固定有矩形板6。埋件包括柱形块7和锚固杆8,柱形块7的外侧均匀连接有四根锚固杆8,内侧向内依次开设有矩形槽701和圆槽702。圆槽702的直径值等于矩形槽701开口对角线的长度值,矩形板6的形状与矩形槽701的形状相互配合,矩形板6能够经矩形槽701卡入圆槽702中,再翻转一定角度即可与柱形块7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部的厚度为所在U型框架侧板厚度的一半,这样两个连接板部贴合后,刚好与U型框架侧板的两面平齐。本实施例中,锚固杆8为折弯的钢筋件,且两个锚固杆8的内端穿入柱形块7的圆槽702,并连为一体。圆槽702的轴向厚度大于矩形槽701的厚度,圆槽702预留有钢筋件穿入和矩形板6卡入所需的空间。本实施例中,U型框架1的板体宽度大于柱形块7的外径。矩形板6的长度为宽度的1.5-2倍。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时先将两个U型框架抵紧并放入至廊道顶板混凝土卸料口中,然后将两个U型框架沿水平方向向外相互分离,使得矩形板6能够经矩形槽701移动至圆槽702中,再利用扳手夹持扳手部旋转,使得矩形板6卡入柱形块7中,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框架与埋件的快速连接,后续拆卸也非常方便。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预埋在廊道顶板卸料口砼壁中的埋件,所述框架由两个U型框架构成,所述U型框架位于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圆轴和位于其上的六角台构成,所述六角台靠近U型框架的腹板设置,所述圆轴的外端固定有矩形板,所述埋件包括柱形块和锚固杆,所述柱形块的外侧均匀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内侧向内开设有矩形槽和圆槽,所述圆槽的直径值等于矩形槽开口对角线的长度值,所述矩形板的形状与矩形槽的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卡入圆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预埋在廊道顶板卸料口砼壁中的埋件,所述框架由两个U型框架构成,所述U型框架位于腹板外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由圆轴和位于其上的六角台构成,所述六角台靠近U型框架的腹板设置,所述圆轴的外端固定有矩形板,所述埋件包括柱形块和锚固杆,所述柱形块的外侧均匀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内侧向内开设有矩形槽和圆槽,所述圆槽的直径值等于矩形槽开口对角线的长度值,所述矩形板的形状与矩形槽的形状相互配合,所述矩形板能够经矩形槽卡入圆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设备埋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板设有带条形孔的连接板部,两个所述U型框架位于同侧的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孝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