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玉平专利>正文

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及其拆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04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及其拆装方法,属于建筑幕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玻璃幕墙拆装麻烦低效,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包括墙面和面板,面板利用连接构件连接在墙面上,连接构件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连接座及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根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连接管内设有上滑块和上插杆,上连接管管壁设有上插孔,上连接管内设有上复位弹簧,下连接管内设有下滑块和下插杆,下连接管管壁设有下插孔,下连接管内设有下复位弹簧,下连接管内端管壁上固定有定位块;连接座包括两块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面上设有上安装槽和拆卸槽,下连接面上设有下安装槽和插槽。本幕墙结构装拆操作安全方便高效。

A seamless curtain wall structure and its dis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及其拆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
,涉及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及其拆装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通常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一般通过在墙面上固定面板形成。例如申请号为201510615252.X,名称为“一种隐形玻璃幕墙及其安装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利用卡接结构形成的隐框幕墙结构,但该结构的相邻玻璃板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无法任意安装玻璃板,以及任意拆卸玻璃板,不方便后期维护;另外申请号为201810034659.7,名称为“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和专用拆装工具及安装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任意位置面板的隐框幕墙,但其存在以下问题:1、其安装和拆卸均需要借助专用的拆装工具实现,且该拆装工具根本无法用普通工具替代,较为麻烦;2、利用拆装工具拆装面板的操作较为复杂,导致拆装效率低;3、需要利用拆装工具上的吸盘吸附面板,并外拉面板,之后利用吸盘拆卸面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包括墙面(4)和矩形板状结构的面板(1),面板(1)利用连接构件连接在墙面(4)上,其特征在于:面板(1)上下两侧面为斜面结构,并均与面板(1)内侧面呈钝角夹角设置,连接构件包括固定在墙面(4)上的连接座,及固定在面板(1)内侧面上的连接件;/n连接件包括两根封闭结构的管状上连接管(2)和两根封闭结构的管状下连接管(3),上连接管(2)内可滑动设有上滑块(21),上滑块(21)上固定有上插杆(22),上连接管(2)外端管壁设有上插孔,上插杆(22)可活动的穿设在上插孔内,上连接管(2)内设有上复位弹簧(23),上复位弹簧(23)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管(2)内端管壁和上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建筑幕墙结构,包括墙面(4)和矩形板状结构的面板(1),面板(1)利用连接构件连接在墙面(4)上,其特征在于:面板(1)上下两侧面为斜面结构,并均与面板(1)内侧面呈钝角夹角设置,连接构件包括固定在墙面(4)上的连接座,及固定在面板(1)内侧面上的连接件;
连接件包括两根封闭结构的管状上连接管(2)和两根封闭结构的管状下连接管(3),上连接管(2)内可滑动设有上滑块(21),上滑块(21)上固定有上插杆(22),上连接管(2)外端管壁设有上插孔,上插杆(22)可活动的穿设在上插孔内,上连接管(2)内设有上复位弹簧(23),上复位弹簧(23)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管(2)内端管壁和上滑块(21)相抵,并使上插杆(22)外端伸出上插孔,所述的上滑块(21)为非磁性吸附材料制成,下连接管(3)内可滑动设有下滑块(31),下滑块(31)上固定有下插杆(32),下连接管(3)外端管壁设有下插孔,下插杆(32)可活动的穿设在下插孔内,下连接管(3)内设有下复位弹簧(33),下复位弹簧(33)两端分别与下连接管(3)内端管壁和下滑块(31)相抵,并使下插杆(32)外端伸出下插孔,下连接管(3)内端管壁上固定有定位块(34),且定位块(34)和下滑块(31)为可磁性吸附材料制成,两根上连接管(2)和两根下连接管(3)均横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在面板(1)内侧面靠近四角的位置上,上连接管(2)位于下连接管(3)上方,两根上插杆(22)同轴设置,两根下插杆(32)同轴设置;
连接座包括两块板状上连接板(5)和两块板状下连接板(6),两块上连接板(5)相对一侧具有竖向设置的上连接面,两块下连接板(6)相对一侧具有竖向设置的下连接面,上连接面上设有上安装槽(51)和拆卸槽(52),上安装槽(51)和拆卸槽(52)均为条形开槽结构,且上安装槽(51)长度方向与墙面(4)垂直,拆卸槽(52)长度方向为竖向设置,上安装槽(51)后端与拆卸槽(52)底端连接,上安装槽(51)前端至后端槽深逐渐减小,拆卸槽(52)槽深大于上安装槽(51)后端槽深,上连接板(5)上侧边为斜边结构,且上安装槽(51)前端和拆卸槽(52)顶端均位于上连接板(5)上侧边上,下连接面上设有下安装槽(61)和插槽(62),下安装槽(61)为条形开槽结构,且下安装槽(61)长度方向与墙面(4)垂直,下安装槽(61)前端延伸至下连接板(6)前侧边,插槽(62)位于下安装槽(61)后端,且下安装槽(61)前端至后端槽深逐渐减小,插槽(62)槽深大于下安装槽(61)后端槽深;
且能将面板(1)内侧面与墙面(4)平行,并将两根上插杆(22)外端和两根下插杆(32)外端分别装入两个上安装槽(51)前端和两个下安装槽(61)前端,且两根上连接管(2)外端管壁与两个上连接面贴合,两根下连接管(3)外端管壁与两个下连接面贴合,并朝墙面(4)推动面板(1),使上插杆(22)外端和下插杆(32)外端分别嵌在拆卸槽(52)和插槽(62)内,且面板(1)固定在墙面(4)上,且横向相邻面板(1)边缘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林玉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