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3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包括框形轻钢骨架、轻质混凝土,轻钢骨架包括横置的天龙骨、至少一根中间龙骨及地龙骨、至少两根纵向的竖龙骨,天龙骨、中间龙骨和地龙骨两端分别与两侧竖龙骨固定连接形成框形轻钢骨架,天龙骨、中间龙骨、地龙骨和竖龙骨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翻边结构加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可使声音或者热量的穿透其形成的墙体、楼板或屋面等建筑体的阻力变大,从而提高隔音、隔热效果,也便于轻质混凝土的流动和增加与骨架的接触面积,即提高了浇注效率,又能提高建筑体的强度和节约金属材料,而且也能减轻建筑体重量和便于预埋布线,使得建筑体的承重能力和抗冲击、抗变形能力较高。

A light steel and light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轻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隔音、隔热效果好,浇注效率高,构筑的墙体、屋面、楼面等建筑体重量较轻且强度高,节约金属材料、便于预埋布线,承重能力和抗冲击、抗变形能力较高的轻钢轻混结构。
技术介绍
轻钢轻混结构是以薄壁轻钢和轻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以快速搭建的轻钢龙骨为依托,将轻钢预制装配和轻质混凝土现浇相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由于轻钢龙骨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性能,可承担施工荷载,为简化模板安装工艺及构造创造了条件;而轻质混凝土,主要是包括但不限于改性聚苯颗粒、珍珠岩颗粒、陶粒等通过现场浇筑或工厂预制而成,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得到的实心墙体、屋面、楼面具有良好的隔声和防火性能,克服了空心墙等居住舒适性差的缺陷;轻钢龙骨与轻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可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比轻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省钢材;此外,轻质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构筑的建筑体保温隔热性能优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在特定气候区可以实现建筑体结构保温一体化。因此,轻钢轻混结构目前得以逐渐规模化应用。但是,由于轻钢轻混结构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包括框形的轻钢骨架(1)、填充于轻钢骨架(1)内部及外部的轻质混凝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1)包括横置的天龙骨(10)、横置的至少一根中间龙骨(11)、横置的地龙骨(12)、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竖龙骨(13),所述天龙骨(10)、中间龙骨(11)和地龙骨(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竖龙骨(13)固定连接形成框形的轻钢骨架(1),所述天龙骨(10)、中间龙骨(11)、地龙骨(12)和竖龙骨(13)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0 CN 20192107064801.一种轻钢轻混结构,包括框形的轻钢骨架(1)、填充于轻钢骨架(1)内部及外部的轻质混凝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骨架(1)包括横置的天龙骨(10)、横置的至少一根中间龙骨(11)、横置的地龙骨(12)、至少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竖龙骨(13),所述天龙骨(10)、中间龙骨(11)和地龙骨(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竖龙骨(13)固定连接形成框形的轻钢骨架(1),所述天龙骨(10)、中间龙骨(11)、地龙骨(12)和竖龙骨(13)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钢轻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还包括设置于框形的轻钢骨架(1)四角并一端与竖龙骨(1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天龙骨(10)或地龙骨(12)固定连接斜撑(15),所述斜撑(15)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椭圆形的翻边结构加强孔(14)的斜撑(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钢轻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加强孔(14)的边缘向轻钢骨架(1)中心一侧内折且截面成斜锥台(16)或弧边锥台(17)结构,所述斜锥台(16)截面的斜度为65~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钢轻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加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人创王文祥张兆儒解冰周发辉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九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