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3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属于建筑技术,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闭通风结构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叶片、设置在所述叶片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后侧形成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可以对墙体表面的风进行一个导向疏通,可以有效提高墙体御风能力。

A wind resistant wall block structure with wind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
技术介绍
剪力墙(shear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在海边、江边等靠水的区域,容易产生极大的强风。在靠水区域设置的墙,传统的都是用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堆积而成,然后通过水泥相互固定,该种结构的石块之间没有额外的配合制约,经过长时间潮湿的海风江风的吹刮,被腐蚀后容易造成石块间结构的不牢固,大风也使墙结构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靠水的区域土质更为松软,更需要加固墙结构来抵抗强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对墙体表面的风进行一个导向疏通,可以有效提高墙体御风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闭通风结构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叶片、设置在所述叶片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环绕在所述叶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的四周,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墙体以及阵列开设于所述导风墙体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贯穿所述导风墙体的前后两侧面,每一导风槽内设置有一常闭通风结构,所述常闭通风结构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叶片、设置在所述叶片外侧的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环绕在所述叶片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占圆心角角度范围为120~160°,所述叶片至少为三片且均布在所述转动轴的四周,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外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前侧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于导风墙体的后侧形成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导风的抗风墙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常闭通风结构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前弹片、后弹片以及连接所述前弹片和后弹片的连接片,所述前弹片和后弹片的底部均通过弹性恢复装置与所述导风墙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底部与所述导向槽的下侧壁铰接,位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前弹片与后弹片之间形成用于包容所述第二弧形壳体外壁的凹型结构,所述前弹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0°~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茹王小岗符斌熊浩李瑞鸽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