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0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包括:导电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和第一二极管;其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包括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二极管与导电部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电源接口电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电源接口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处理。通过向第二电源接口42输入脉冲电信号,使得导电部切换高电势和低电势两种状态,并且在高电势状态下与智能终端屏幕形成耦合电容,从而实现点触效果,而在低电势状态下无法与智能终端屏幕形成耦合电容,故无法实现点触屏幕的效果,于是可以模拟出人手反复点触的效果。

Intelligent terminal screen tou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靠智能终端,但很多智能终端的操作均为重复性的操作,例如终端厂家或软件开发商进行测试时,需要做大量重复性的劳动,此时需要一款智能终端点触器代替人工来进行操作。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案大多为使用一个电磁铁,使得铁芯驱动一个得电体与智能终端屏幕接触-分离,从而模拟人手进行反复点触操作,但这个过程往往噪音大,同时由于长时间点触屏幕的同一点,甚至有可能因为电磁铁打击力度过大,导致智能终端屏幕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噪音大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在智能终端屏幕上设置导电部,并且通过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使得导电部切换高电势和低电势两种状态,从而实现静音点触屏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包括:导电部、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和第一二极管;其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包括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电部(1)、三极管(2)、第一电源接口(41)、第二电源接口(42)和第一二极管(51);/n其中,所述三极管(2)为NPN型三极管,包括集电极(21)、基极(22)和发射极(23);/n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通过第一二极管(51)与所述导电部(1)电连接;/n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41)电连接;/n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基极(22)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42)电连接;/n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发射极(23)接地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部(1)、三极管(2)、第一电源接口(41)、第二电源接口(42)和第一二极管(51);
其中,所述三极管(2)为NPN型三极管,包括集电极(21)、基极(22)和发射极(23);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通过第一二极管(51)与所述导电部(1)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41)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基极(22)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42)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发射极(23)接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阻(31)和第二电阻(32);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通过所述第一电阻(3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41)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基极(22)通过所述第二电阻(32)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4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极管(51)的正极与所述导电部(1)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51)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屏幕点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极管(51)的正极与所述导电部(1)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51)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2)的所述集电极(2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荥经县普蕴谷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