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99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公开了一种针对地势较低的马路牙子,通过一号浮球和二号浮球配合,能够根据水位进行二个阶段的浮升,进而对警示球进行二个阶段的顶升,对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的警示路肩,其特征在于路肩主体内开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贯穿路肩主体的一侧,所述进水腔口部置有滤网,所述路肩主体的顶部等距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和进水腔相连通,所述通孔分为上、下两段,所述通孔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所述通孔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滑筒可滑动的置于通孔内,二号浮球置于滑筒的底端上,且位于进水腔内,所述二号浮球的直径和通孔下段的直径相同,所述滑筒内置有浮升腔,所述滑筒壁上开有多圈进水孔。

A road area water warning shou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
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涉及一种雨天路面积水时能够进行警示的路肩,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一号浮球和二号浮球配合,能够根据水位进行二个阶段的浮升,进而对警示球进行二个阶段的顶升,对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的警示路肩。
技术介绍
马路牙子,即路肩或者路缘石,是指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其保护着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停车提供位置,目前,由于路肩其高度固定,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马路路面产生较深的积水,积水漫过马路牙子将其掩盖住,使得车辆与行人视野受到影响无法准确辨识到马路牙子位置,造成车辆冲上马路牙子,或是行人不慎跌倒,造成种种不便。尤其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马路牙子,这种非常需要在暴雨天气中,予以警示。公告号CN203755107U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式路肩枕,该高度可调式路肩枕包括成坡板和底座,成坡板的前端与底座铰接在一起,二者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该路肩枕还包括用于支撑在成坡板与底座之间的、可调节成坡板与底座间开度的支撑架,但是该路肩其高度只能人为进行调节,无法根据路面积水进行实时适应性的变化。公告号CN108131587A公开了一种可安装在马路牙子上的照明灯,所述的照明灯设成L形,并且两端设有安装板,该照明灯一是运行耗能成本较高,同时其在雨天积水状况下容易产生漏电等隐患,不便于在暴雨积水情况下进行警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提供了一种针对地势较低的马路牙子,通过一号浮球和二号浮球配合,能够根据水位进行二个阶段的浮升,进而对警示球进行二个阶段的顶升,对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的警示路肩。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由路肩主体、警示球、通孔、滤网、进水孔、滑杆、浮升腔、一号浮球、滑筒、二号浮球和进水腔成,路肩主体内开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贯穿路肩主体的一侧,所述进水腔口部置有滤网,所述路肩主体的顶部等距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和进水腔相连通,所述通孔分为上、下两段,所述通孔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所述通孔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滑筒可滑动的置于通孔内,二号浮球置于滑筒的底端上,且位于进水腔内,所述二号浮球的直径和通孔下段的直径相同,所述滑筒内置有浮升腔,所述滑筒壁上开有多圈进水孔,所述浮升腔通过进水孔和通孔相连通,一号浮球置于浮升腔内,滑杆的一端和一号浮球相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出滑筒置于滑筒外,警示球置于滑杆的另一端上,所述警示球上喷涂有荧光漆,所述一号浮球的直径小于通孔上段的直径,所述进水腔沿路肩主体轴向延伸,所述进水腔的口部为喇叭状,所述滑筒的外侧面和通孔上段的孔壁相贴合,且贴合位置置有密封垫,所述进水孔的直径从进口向出口逐渐增加;进一步的,所述路肩主体底部增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和进水腔相连通。有益效果。一、能够伴随积水深度进行升高,以此警示车辆与行人,避免发生碰撞危险。二、双层浮动机构,最大化利用空间提高积水警示高度。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工作时的立体结构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为:路肩主体(1),警示球(2),通孔(3),滤网(4),进水孔(5),滑杆(6),浮升腔(7),一号浮球(8),滑筒(9),二号浮球(10),进水腔(11),流水槽(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由路肩主体(1)、警示球(2)、通孔(3)、滤网(4)、进水孔(5)、滑杆(6)、浮升腔(7)、一号浮球(8)、滑筒(9)、二号浮球(10)和进水腔(11)成,路肩主体(1)内开有进水腔(11),所述进水腔(11)贯穿路肩主体(1)的一侧,所述进水腔(11)口部置有滤网(4),所述路肩主体(1)的顶部等距开有多个通孔(3),所述通孔(3)和进水腔(11)相连通,所述通孔(3)分为上、下两段,所述通孔(3)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所述通孔(3)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滑筒(9)可滑动的置于通孔(3)内,二号浮球(10)置于滑筒(9)的底端上,且位于进水腔(11)内,所述二号浮球(10)的直径和通孔(3)下段的直径相同,所述滑筒(9)内置有浮升腔(7),所述滑筒(9)壁上开有多圈进水孔(5),所述浮升腔(7)通过进水孔(5)和通孔(3)相连通,一号浮球(8)置于浮升腔(7)内,滑杆(6)的一端和一号浮球(8)相连接,所述滑杆(6)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出滑筒(9)置于滑筒(9)外,警示球(2)置于滑杆(6)的另一端上,所述警示球(2)上喷涂有荧光漆,所述一号浮球(8)的直径小于通孔(3)上段的直径,所述进水腔(11)沿路肩主体(1)轴向延伸,所述进水腔(11)的口部为喇叭状,所述滑筒(9)的外侧面和通孔(3)上段的孔壁相贴合,且贴合位置置有密封垫,所述进水孔(5)的直径从进口向出口逐渐增加;使用时,当马路路面因暴雨发生积水时,积水经滤网(4)过滤后进入到路肩主体(1)的进水腔(11)内,进水腔(11)内的二号浮球(10)受水体浮力上升,进而对滑筒(9)进行顶升,使得滑筒(9)沿着通孔(3)下段上升,滑筒(9)上升使得其内部浮升腔(7)内的一号浮球(8)上升,进而使得警示球(2)上升,对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当积水深度漫过路肩时,滑筒(9)上升到通孔(3)上段位置,此时进水孔(5)露出路肩主体(1),积水通过进水孔(5)进入到滑筒(9)的浮升腔(7)内,一号浮球(8)受水体浮力上升,进而带动滑杆(6)上升,使得警示球(2)再次上升,以此提醒行人车辆路肩的位置,能够随着水位变化进行高度变化,无需人为控制,警示效果好,且无需用电,无漏电风险。实施例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路肩主体(1)底部增设置有流水槽(12),所述流水槽(12)和进水腔(11)相连通;使用时,流水槽(12)和市政排水通道相连通,配合进行排水工作;所述进水腔(11)口部置有滤网(4)的设计,能够对进入进水腔(11)内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堵塞进水腔(11);所述通孔(3)分为上、下两段,所述通孔(3)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的设计,通孔(3)上下两段配合对二号浮球(10)进行限位,二号浮球(10)进行第一阶段的顶升;所述通孔(3)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的设计,使第一阶段顶生长度较大,进而顶升高度较高,警示效果好;所述二号浮球(10)的直径和通孔(3)下段的直径相同的设计,使二号浮球(10)只能在通孔(3)下段内浮升,形成限位;所述一号浮球(8)的直径小于通孔(3)上段的直径的设计,进而一号浮球(8)不顶生时便于收进通孔(3)内;所述进水腔(11)的口部为喇叭状的设计,使进口腔口部较大,进而便于雨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其特征是:路肩主体内开有进水腔,进水腔贯穿路肩主体的一侧,进水腔口部置有滤网,路肩主体的顶部等距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和进水腔相连通,通孔分为上、下两段,通孔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通孔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滑筒可滑动的置于通孔内,二号浮球置于滑筒的底端上,且位于进水腔内,滑筒内置有浮升腔,滑筒壁上开有多圈进水孔,浮升腔通过进水孔和通孔相连通,一号浮球置于浮升腔内,滑杆的一端和一号浮球相连接,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出滑筒置于滑筒外,警示球置于滑杆的另一端上,警示球上喷涂有荧光漆,滑筒的外侧面和通孔上段的孔壁相贴合,且贴合位置置有密封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其特征是:路肩主体内开有进水腔,进水腔贯穿路肩主体的一侧,进水腔口部置有滤网,路肩主体的顶部等距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和进水腔相连通,通孔分为上、下两段,通孔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通孔上段的长度小于下段的长度,滑筒可滑动的置于通孔内,二号浮球置于滑筒的底端上,且位于进水腔内,滑筒内置有浮升腔,滑筒壁上开有多圈进水孔,浮升腔通过进水孔和通孔相连通,一号浮球置于浮升腔内,滑杆的一端和一号浮球相连接,滑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出滑筒置于滑筒外,警示球置于滑杆的另一端上,警示球上喷涂有荧光漆,滑筒的外侧面和通孔上段的孔壁相贴合,且贴合位置置有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积水警示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肩主体底部增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和进水腔相连通,使用时,流水槽和市政排水通道相连通,配合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