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95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包括冷却气囊,连通管,连接带,密封帽,光源外壳,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背光源板结构,扩散板,保护框,增光片,遮光片,反射片,发光灯管和连接胶框,所述的冷却气囊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固定板和安装固定孔的设置,有利于对BLD背光源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使用的便捷性;调节盘,减震弹簧和固定片的设置,有利于进行连接固定,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增光片,遮光片和反射片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增光的作用,提高发光源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冷却气囊,连通管,连接带和密封帽的设置,有利于在里面添加冷却液,起到给背光源冷却降温的作用。

An improved BLD back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IT行业迅速发展,使得相关BLD行业不断推陈出新,BLD产品尺寸朝多元化和轻便化方高发展,背光源作为BLD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势必配合此发展趋势,致力于产品的多元化和轻便化。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使用广泛,生产步骤繁琐。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817373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BLD背光源,包括背光源外壳、背光源板、卡槽和反射片,所述背光源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外壳框架,且外壳框架的四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背光源板的外侧连接有背光源外壳,且背光源板的后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安装有垫板,所述卡槽的外侧设置有背光源板,且卡槽通过卡块与导光板相连接,所述导光板的前侧连接有扩散板,且扩散板的前侧安装有增光片,所述反射片的后侧固定有增光片,且反射片的前侧设置有遮光片。但是现有的BLD背光源还存在着不便于安装固定,发光效果较差和安装时缺少有效的减震保护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以解决现有的BLD背光源不便于安装固定,发光效果较差和安装时缺少有效的减震保护功能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包括冷却气囊,连通管,连接带,密封帽,光源外壳,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背光源板结构,扩散板,保护框,增光片,遮光片,反射片,发光灯管和连接胶框,所述的冷却气囊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外侧;所述的连通管镶嵌在冷却气囊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带一端胶接在密封帽的左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冷却气囊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密封帽扣接在连通管的上端;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安装在光源外壳和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之间;所述的背光源板结构安装在光源外壳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扩散板镶嵌在光源外壳的右侧;所述的保护框扣接在光源外壳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增光片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内部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遮光片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右侧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反射片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内部;所述的发光灯管镶嵌在光源外壳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连接胶框胶接在光源外壳和保护框的相交处;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包括缓冲减震棒,定位凹槽,调节盘,减震弹簧和固定片,所述的缓冲减震棒螺钉连接在固定片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凹槽开设在缓冲减震棒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盘套接在缓冲减震棒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套接在缓冲减震棒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的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包括安装固定板,安装固定孔,密封塞,缓冲垫和限位凸块,所述的安装固定孔分别开设在安装固定板的内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密封塞插接在安装固定孔内;所述的缓冲垫胶接在安装固定板的左侧;所述的限位凸块分别镶嵌在安装固定板的左侧上下两部。优选的,所述的背光源板结构包括玻璃基板,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背光源板,导电阴极和导电阳极,所述的空穴传输层胶接在玻璃基板的右侧;所述的有机发光层胶接在空穴传输层的右侧;所述的电子传输层胶接在有机发光层的右侧;所述的背光源板胶接在电子传输层的右侧;所述的导电阴极和导电阳极分别焊接在背光源板的右侧上下两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减震弹簧的一端螺钉连接在固定片的右侧,另一端螺钉连接在调节盘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凹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固定片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片;所述的缓冲减震棒具体采用橡胶棒。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片螺栓连接在安装固定板的右侧;所述的缓冲减震棒螺栓连接在光源外壳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塞具体采用T型橡胶塞;所述的缓冲垫采用厚度一毫米至三毫米的圆形硅胶垫。优选的,所述的玻璃基板胶接在光源外壳的内部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光源外壳具体采用长方形的PVC塑料壳;所述的反射片具体采用长方的玻璃镜片。优选的,所述的冷却气囊具体采用橡胶气囊;所述的冷却气囊胶接在安装固定板的右侧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固定板和安装固定孔的设置,有利于对BLD背光源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使用的便捷性。2.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垫和限位凸块的设置,有利于在安装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并利用限位凸块进行限位,保证安装的准确。3.本技术中,所述的密封塞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到安装固定孔,保证安装的有效进行。4.本技术中,所述的调节盘,减震弹簧和固定片的设置,有利于进行连接固定,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5.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减震棒具体采用橡胶棒,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保证背光源和应用设备的安全。6.本技术中,所述的增光片,遮光片和反射片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增光的作用,提高发光源的工作效率和性能。7.本技术中,所述的冷却气囊,连通管,连接带和密封帽的设置,有利于在里面添加冷却液,起到给背光源冷却降温的作用。8.本技术中,所述的玻璃基板,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背光源板,导电阴极和导电阳极的设置,有利于进相连接导线,保证背光源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背光源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气囊;2、连通管;3、连接带;4、密封帽;5、光源外壳;6、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1、缓冲减震棒;62、定位凹槽;63、调节盘;64、减震弹簧;65、固定片;7、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1、安装固定板;72、安装固定孔;73、密封塞;74、缓冲垫;75、限位凸块;8、背光源板结构;81、玻璃基板;82、空穴传输层;83、有机发光层;84、电子传输层;85、背光源板;86、导电阴极;87、导电阳极;9、扩散板;10、保护框;11、增光片;12、遮光片;13、反射片;14、发光灯管;15、连接胶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包括冷却气囊1,连通管2,连接带3,密封帽4,光源外壳5,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背光源板结构8,扩散板9,保护框10,增光片11,遮光片12,反射片13,发光灯管14和连接胶框15,所述的冷却气囊1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外侧;所述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包括冷却气囊(1),连通管(2),连接带(3),密封帽(4),光源外壳(5),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背光源板结构(8),扩散板(9),保护框(10),增光片(11),遮光片(12),反射片(13),发光灯管(14)和连接胶框(15),所述的冷却气囊(1)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外侧;所述的连通管(2)镶嵌在冷却气囊(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带(3)一端胶接在密封帽(4)的左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冷却气囊(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密封帽(4)扣接在连通管(2)的上端;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安装在光源外壳(5)和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之间;所述的背光源板结构(8)安装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扩散板(9)镶嵌在光源外壳(5)的右侧;所述的保护框(10)扣接在光源外壳(5)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增光片(11)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遮光片(12)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右侧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反射片(13)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所述的发光灯管(14)镶嵌在光源外壳(5)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连接胶框(15)胶接在光源外壳(5)和保护框(10)的相交处;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包括缓冲减震棒(61),定位凹槽(62),调节盘(63),减震弹簧(64)和固定片(65),所述的缓冲减震棒(61)螺钉连接在固定片(65)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凹槽(62)开设在缓冲减震棒(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盘(63)套接在缓冲减震棒(61)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64)套接在缓冲减震棒(61)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包括冷却气囊(1),连通管(2),连接带(3),密封帽(4),光源外壳(5),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背光源板结构(8),扩散板(9),保护框(10),增光片(11),遮光片(12),反射片(13),发光灯管(14)和连接胶框(15),所述的冷却气囊(1)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外侧;所述的连通管(2)镶嵌在冷却气囊(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带(3)一端胶接在密封帽(4)的左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胶接在冷却气囊(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密封帽(4)扣接在连通管(2)的上端;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安装在光源外壳(5)和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之间;所述的背光源板结构(8)安装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扩散板(9)镶嵌在光源外壳(5)的右侧;所述的保护框(10)扣接在光源外壳(5)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增光片(11)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遮光片(12)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右侧上下两侧位置;所述的反射片(13)胶接在光源外壳(5)的内部;所述的发光灯管(14)镶嵌在光源外壳(5)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连接胶框(15)胶接在光源外壳(5)和保护框(10)的相交处;所述的方便固定减震缓冲棒结构(6)包括缓冲减震棒(61),定位凹槽(62),调节盘(63),减震弹簧(64)和固定片(65),所述的缓冲减震棒(61)螺钉连接在固定片(65)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凹槽(62)开设在缓冲减震棒(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盘(63)套接在缓冲减震棒(61)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64)套接在缓冲减震棒(61)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BL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密封塞的安装固定板结构(7)包括安装固定板(71),安装固定孔(72),密封塞(73),缓冲垫(74)和限位凸块(75),所述的安装固定孔(72)分别开设在安装固定板(71)的内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密封塞(73)插接在安装固定孔(72)内;所述的缓冲垫(74)胶接在安装固定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小平楚士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源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