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78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包括底座、外壳和安装架,所述底座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位于底座的下端,且外壳的上方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的上端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固定块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垂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板,所述安装架固定于电路板的上面,且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蓄电池。该吸顶红外探测器,能够选择固定方式,在固定于光滑的表面时不会对固定面造成损坏,且方便对拆卸,从而方便了对该红外探测器进行检测和维修,使用方便。

A ceiling mounted infrared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红外探测器
,具体为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
技术介绍
红外探测器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监控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探测器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吸顶红外探测器是目前一种常见的红外探测器,但是目前使用的吸顶红外探测器仍存在不足;比如目前使用的吸顶红外探测器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对表面光滑的表面固定时对固定面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不方便使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吸顶红外探测器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对表面光滑的表面固定时对固定面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不方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包括底座、外壳和安装架,所述底座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开设有通孔,且底座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固定有吸盘,所述外壳位于底座的下端,且外壳的上方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的上端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固定块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且感应探头的右侧设置有镶嵌在固定块下端面的指示灯,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垂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板,并且挤压板的上方设置有缠绕在固定杆外部的弹簧,所述安装架固定于电路板的上面,且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蓄电池。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外壳构成拆卸结构,且外壳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的下端呈喇叭状结构,并且穿线孔延伸至橡胶垫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感应探头的上端呈球状结构,且感应探头通过橡胶垫与固定块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感应探头与橡胶垫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与固定杆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杆关于电路板的中心线等角度分布。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内端凸出于电路板的上方,且挤压板的下表面与电路板的上表面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吸顶红外探测器,能够选择固定方式,在固定于光滑的表面时不会对固定面造成损坏,且方便对拆卸,从而方便了对该红外探测器进行检测和维修,使用方便;1、通过吸盘能够将底座固定在光滑的表面,无需螺栓进行固定,避免了对固定面造成的损坏,当固定面不够光滑时,能够通过螺栓贯穿于通孔内,将底座进行固定,使用灵活;2、通过外壳与底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且电路板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从而方便了将电路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了对该红外探测器进行检测和维修,使用方便;3、通过感应探头上端的球状结构与固定块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了对感应探头的作业方向进行调整,通过橡胶垫增加了感应探头与固定块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对感应探头倾斜角度的固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板与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通孔;3、吸盘;4、外壳;5、电路板;6、固定块;7、感应探头;8、橡胶垫;9、指示灯;10、固定杆;11、挤压板;12、弹簧;13、安装架;14、蓄电池;15、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包括底座1、通孔2、吸盘3、外壳4、电路板5、固定块6、感应探头7、橡胶垫8、指示灯9、固定杆10、挤压板11、弹簧12、安装架13、蓄电池14和穿线孔15,底座1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开设有通孔2,且底座1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固定有吸盘3,外壳4位于底座1的下端,且外壳4的上方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有电路板5,电路板5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探头7,感应探头7的上端与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8,且橡胶垫8与固定块6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且感应探头7的右侧设置有镶嵌在固定块6下端面的指示灯9,外壳4的上表面垂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板11,并且挤压板11的上方设置有缠绕在固定杆10外部的弹簧12,安装架13固定于电路板5的上面,且安装架13的上端安装有蓄电池14;如图1中电路板5与外壳4构成拆卸结构,且外壳4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了对电路板5的检查和维修,感应探头7的上端呈球状结构,且感应探头7通过橡胶垫8与固定块6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感应探头7与橡胶垫8构成转动结构,方便了对感应探头7的作业方向进行调整,如图4中固定块6的中部开设有穿线孔15,且穿线孔15的下端呈喇叭状结构,并且穿线孔15延伸至橡胶垫8的下表面,避免了导电线受到挤压出现损坏的问题;如图1和图3中挤压板11与固定杆10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杆10关于电路板5的中心线等角度分布,方便对电路板5的安装和拆卸,挤压板11的内端凸出于电路板5的上方,且挤压板11的下表面与电路板5的上表面相贴合,保证了电路板5被固定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吸顶红外探测器时,首先将底座1通过吸盘3固定在预定位置,当固定的面不够光滑时,通过螺栓贯穿通孔2内将底座1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外壳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的下方,然后根据需要作业的范围,转动卡合在固定块6下端的感应探头7,通过橡胶垫8能够增加感应探头7与固定块6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对感应探头7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使用方便,然后打开开关,由蓄电池14为该红外探测器提供电能,通过指示灯9判断该红外探测器是否处于作业状态,当蓄电池14需要更换时,将外壳4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即可对蓄电池14进行更换,当需要维修时,转动挤压板11,使挤压板11不再位于电路板5的上方,即可将电路板5拆卸下来,进行检查维修,使用方便,这就是该吸顶红外探测器的使用方法。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包括底座(1)、外壳(4)和安装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开设有通孔(2),且底座(1)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固定有吸盘(3),所述外壳(4)位于底座(1)的下端,且外壳(4)的上方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探头(7),所述感应探头(7)的上端与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8),且橡胶垫(8)与固定块(6)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且感应探头(7)的右侧设置有镶嵌在固定块(6)下端面的指示灯(9),所述外壳(4)的上表面垂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板(11),并且挤压板(11)的上方设置有缠绕在固定杆(10)外部的弹簧(12),所述安装架(13)固定于电路板(5)的上面,且安装架(13)的上端安装有蓄电池(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包括底座(1)、外壳(4)和安装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开设有通孔(2),且底座(1)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固定有吸盘(3),所述外壳(4)位于底座(1)的下端,且外壳(4)的上方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探头(7),所述感应探头(7)的上端与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8),且橡胶垫(8)与固定块(6)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且感应探头(7)的右侧设置有镶嵌在固定块(6)下端面的指示灯(9),所述外壳(4)的上表面垂直焊接固定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板(11),并且挤压板(11)的上方设置有缠绕在固定杆(10)外部的弹簧(12),所述安装架(13)固定于电路板(5)的上面,且安装架(13)的上端安装有蓄电池(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和诚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