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毂底膜测量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在长期冷热交替的环境中使用,模具中心部位常常出现中心变形(凹陷或凸起)。经常导致后序出现加工不到或加工过量的问题。针对模具这一变化情况,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了解模具变化情况。现有能力普遍通过模具三维扫描、对比和三坐标检验等手段。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1、效率低。无论是三维扫描、对比还是三坐标检验,都需要将模具底模进行拆卸,否则模具重量很大,很难搬运至扫描台或检查台。而模具拆卸和重新组装都会造成成本和时间的浪费,而且三维扫描的时间也很长。2、成本高。进行三维扫描费用较高,购买扫描设备或三坐标实用性又不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成本浪费。3、编程繁琐,如购买三坐标设备,由于模具造型基本都不相同,每次检测都需要进行编程,又会造成人力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效率高,无需拆卸模具,只需将测量装置进行紧固,便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装置(1)、与紧固装置(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与连接杆(2)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游标卡尺(5)和与第一游标卡尺(5)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游标卡尺(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装置(1)、与紧固装置(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与连接杆(2)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游标卡尺(5)和与第一游标卡尺(5)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游标卡尺(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套在紧固装置(1)上的通孔内,紧固装置(1)通过螺栓与连接杆(2)上的销孔规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包括上连接杆(2-1)和下连接杆(2-2)两部分,上连接杆(2-1)和下连接杆(2-2)通过凹槽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底模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与第一游标卡尺(5)通过第一连接件(3)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3)通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天舒,杨倩,李会林,王国强,肖铁生,耿义彬,武守信,安石丰,王晚宁,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