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传热风道结构
本技术为换气装置传热风道结构,特别涉及新型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传热风道结构,属于节能节材环保空气质量优化
技术介绍
传热风道技术是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的核心技术,最突出的是对传热机芯与风机的连接风道、传热机芯与进风口的连接通道、风机与出风口的连接通道目前还是个盲区,为了保温和降噪,绝大多数都采用粘贴海绵之类的材料,对于各连接通道发生的风阻、回流、涡旋气流等严重程度几乎没人进行研究。如图1所示,从传统结构、正方形机芯45度倾斜放置看,机芯出风口的位置长度比出口正面积确实要长1.4倍,最远处到正出口长度为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机芯出口风向为45度倾角吹向风道壁,再以45度反射角吹向对壁,在整个风道中为波浪式流动,在风道中容易形成涡流和回流;进出腔道均有2个以上垂直死角,风机出风口与外出口之间有较大间隙。如图2所示,亲水膜逆向流风道空气热湿回收机芯、为提高新型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的焓交换效率和湿量交换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热性能有较大提高,但单通道还有2次90度的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传热风道结构,与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包括壳体、亲水膜逆向流风道空气热湿回收机芯、离心风机、净化装置、新风出口、污风出口、新风进口、污风进口;所述亲水膜逆向流风道空气热湿回收机芯,简称热湿回收机芯、为卧式,所述离心风机包括新风风机和污风风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所述热湿回收机芯呈长方形,横向设置在壳体内腔中部,所述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依次设置在新风进口与热湿回收机芯的左上部之间;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新风出口和热湿回收机芯之间,所述污风风机设置在污风出口和热湿回收机芯之间,新风风机和污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传热风道结构,与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装置包括壳体、亲水膜逆向流风道空气热湿回收机芯、离心风机、净化装置、新风出口、污风出口、新风进口、污风进口;所述亲水膜逆向流风道空气热湿回收机芯,简称热湿回收机芯、为卧式,所述离心风机包括新风风机和污风风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所述热湿回收机芯呈长方形,横向设置在壳体内腔中部,所述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依次设置在新风进口与热湿回收机芯的左上部之间;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新风出口和热湿回收机芯之间,所述污风风机设置在污风出口和热湿回收机芯之间,新风风机和污风风机安装在热湿回收机芯同侧;所述新风进口设置在壳体内腔左上部,所述新风出口设置在壳体内腔右下部,所述污风进口设置在壳体内腔左下部,所述污风出口设置在壳体内腔右上部;
所述热湿回收机芯包括若干块正向风道网板、若干块正向亲水膜、若干块反向风道网板和若干块反向亲水膜,所述正向风道网板、正向亲水膜、反向风道网板和反向亲水膜自下至上依次叠放后,再接着按原次序叠放、直至最上端;在每块正向亲水膜和反向亲水膜之间的正向风道网板内形成新风空气流通道,在每块正向亲水膜和反向亲水膜之间的反向风道网板内形成污风空气流通道;由新风进口、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新风空气流通道、新风风机和新风出口组成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机新风通道;由污风进口、污风风机、污风空气流通道和污风出口组成空气能量湿量回收换气机污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传热风道结构包括进风腔泡沫件、出风腔泡沫件和过渡风口泡沫件;所述进风腔泡沫件设置在新风进口、污风进口与热湿回收机芯之间;所述出风腔泡沫件设置在热湿回收机芯与新风出口、污风出口之间;所述过渡风口泡沫件设置在新风进口、污风进口与壳体之间,及壳体与新风出口、污风出口之间;
所述进风腔泡沫件为一体结构,包括进风腔泡沫件主体、新风进腔、污风进腔、进风腔体隔板、新风进口连接口和污风进口连接口,新风进口连接口为新风进口与新风进腔连接口,污风进口连接口为污风进口和污风进腔连接口;所述进风腔泡沫件主体的外侧面与靠近新风进口连接口和污风进口连接口一侧的壳体内腔相匹配;所述进风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安春,董际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