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56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包括新风循环模块,所述新风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腔和设于第一循环腔内的新风叶轮、排风叶轮、新风风道蜗壳、排风风道蜗壳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新风叶轮和所述排风叶轮同轴设置,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排风风道;所述第一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第一排风进风口及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朝向室内,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朝向室外。

Multi functional two-way flow fresh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住宅用新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
技术介绍
新风机作为一种能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并将室内污浊空气外排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含氧量,预防空调病。同时,在新风机中还会内置空气过滤器,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新鲜空气中的细菌、颗粒物(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保证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洁净度。现有技术中,新风机送新风以及排风需要通过单独的模块来实现,导致新风机的体积较大,安装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新风机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包括新风循环模块,所述新风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腔和设于第一循环腔内的新风叶轮、排风叶轮、新风风道蜗壳、排风风道蜗壳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新风叶轮和所述排风叶轮同轴设置,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排风风道,所述第一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第一排风进风口及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朝向室内,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朝向室外;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空气处理器,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所述新风风道蜗壳的进风端。上述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排风叶轮和新风叶轮均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极大地提高了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的集成度,有效缩小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的总体积,节约安装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之间,以隔离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两个离合式联轴器,其中一个所述离合式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新风叶轮之间,另一个所述离合式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叶轮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循环腔和设于所述第二循环腔内的功能风机,所述功能风机包括风道蜗壳,所述第二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功能进风口和功能出风口,所述功能进风口和功能出风口均朝向室内,所述风道蜗壳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功能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朝向所述功能出风口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腔的侧壁还开设有排气出口,所述风道蜗壳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至所述排气出口,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转动设于所述风道蜗壳,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和盖设于所述壳体的面板,所述壳体和所述面板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循环腔和第二循环腔,所述功能进风口和功能出风口均设于所述面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沿所述多动能双向流新风机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新风叶轮、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及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面板上开设有检修口,用于对所述空气处理器进行检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沿所述多动能双向流新风机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新风叶轮、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及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开设有检修口,用于对所述空气处理器进行检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沿所述多动能双向流新风机的长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面板或所述壳体开设有检修口,用于对所述空气处理器进行检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沿所述多动能双向流新风机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新风叶轮、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及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排风叶轮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设于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第二排风进风口,所述第二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沿所述多动能双向流新风机的长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面板上还设有第二排风进风口,所述第二排风进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备运行状态。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包括新风循环模块,所述新风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腔和设于第一循环腔内的新风叶轮、排风叶轮、新风风道蜗壳、排风风道蜗壳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新风叶轮和所述排风叶轮同轴设置,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排风风道;所述第一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第一排风进风口及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朝向室内,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朝向室外;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空气处理器,用于对流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净化以获得新风。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的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去除面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2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中功能风机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中阀门处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去除面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包括新风循环模块和功能模块。新风循环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后送入室内,即具备新风功能;为提高室内空气净化速率,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循环模块,所述新风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腔和设于第一循环腔内的新风叶轮、排风叶轮、新风风道蜗壳、排风风道蜗壳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新风叶轮和所述排风叶轮同轴设置,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排风风道;/n所述第一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第一排风进风口及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朝向室内,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朝向室外;/n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空气处理器,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所述新风风道蜗壳的进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0 CN 20191076821271.一种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循环模块,所述新风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腔和设于第一循环腔内的新风叶轮、排风叶轮、新风风道蜗壳、排风风道蜗壳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新风叶轮和所述排风叶轮同轴设置,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蜗壳内形成排风风道;
所述第一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第一排风进风口及排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所述排风出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排风进风口朝向室内,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出风口朝向室外;
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空气处理器,所述空气处理器设于所述新风风道蜗壳的进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新风风道蜗壳和所述排风风道蜗壳之间,以隔离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循环模块还包括两个离合式联轴器,其中一个所述离合式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新风叶轮之间,另一个所述离合式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排风叶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还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循环腔和设于所述第二循环腔内的功能风机,所述功能风机包括风道蜗壳,所述第二循环腔的侧壁开设有功能进风口和功能出风口,所述功能进风口和功能出风口均朝向室内,所述风道蜗壳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功能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朝向所述功能出风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腔的侧壁还开设有排气出口,所述风道蜗壳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至所述排气出口,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转动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韬吴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童年的空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