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52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背板领域,尤其是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该背板包括空气接触外层和复合面层,所述空气接触外层和复合面层固定连接在一起;空气接触外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23份、聚乙烯10~14份、聚烯烃弹性体50~57份、抗氧剂4~7份、二氧化钛5~10份、磷酸盐玻璃15~25;复合面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55份、抗氧剂5~8份、紫外吸收剂7~10份、引发剂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可以大大增强其耐候性。当聚烯烃透明背板在户外使用时,可以很好的抵御酸雨水雾腐蚀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Double layer coextruded polyolefin transparent backpl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背板领域,尤其是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一种新能源,通过光伏效应可以将太阳能转变成为电能。目前主要的背板材料耐候性很差,容易被气候环境中的酸雨水雾腐蚀,造成使用寿命的缩短,从而提高了整体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背板耐候性很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包括空气接触外层和复合面层,所述空气接触外层和复合面层固定连接在一起;空气接触外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23份、聚乙烯10~14份、聚烯烃弹性体50~57份、抗氧剂4~7份、二氧化钛5~10份、磷酸盐玻璃15~25;复合面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55份、抗氧剂5~8份、、紫外吸收剂7~10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7~9份、相容剂1~4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空气接触外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1份、聚乙烯12份、聚烯烃弹性体55份、抗氧剂5份、二氧化钛7份、磷酸盐玻璃20;复合面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7份、抗氧剂7份、紫外吸收剂9份、引发剂4份、偶联剂8份、相容剂3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空气接触外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份、聚乙烯10份、聚烯烃弹性体50份、抗氧剂4份、二氧化钛5份、磷酸盐玻璃15;复合面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份、抗氧剂5份、紫外吸收剂7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7份、相容剂1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空气接触外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3份、聚乙烯14份、聚烯烃弹性体57份、抗氧剂7份、二氧化钛10份、磷酸盐玻璃25;复合面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55份、抗氧剂8份、紫外吸收剂10份、引发剂5份、偶联剂9份、相容剂4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该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的厚度为250~400u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可以大大增强其耐候性。当聚烯烃透明背板在户外使用时,可以很好的抵御酸雨水雾腐蚀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接触外层,2.复合面层。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包括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固定连接在一起;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23份、聚乙烯10~14份、聚烯烃弹性体50~57份、抗氧剂4~7份、二氧化钛5~10份、磷酸盐玻璃15~25;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55份、抗氧剂5~8份、、紫外吸收剂7~10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7~9份、相容剂1~4份。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1份、聚乙烯12份、聚烯烃弹性体55份、抗氧剂5份、二氧化钛7份、磷酸盐玻璃20;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7份、抗氧剂7份、紫外吸收剂9份、引发剂4份、偶联剂8份、相容剂3份。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份、聚乙烯10份、聚烯烃弹性体50份、抗氧剂4份、二氧化钛5份、磷酸盐玻璃15;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份、抗氧剂5份、紫外吸收剂7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7份、相容剂1份。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3份、聚乙烯14份、聚烯烃弹性体57份、抗氧剂7份、二氧化钛10份、磷酸盐玻璃25;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55份、抗氧剂8份、紫外吸收剂10份、引发剂5份、偶联剂9份、相容剂4份。该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的厚度为250~400um。实施例一: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1份、聚乙烯12份、聚烯烃弹性体55份、抗氧剂5份、二氧化钛7份、磷酸盐玻璃20;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7份、抗氧剂7份、紫外吸收剂9份、引发剂4份、偶联剂8份、相容剂3份。经试验测得,该背板的MD拉伸强度为113Mpa,TD拉伸强度为103Mpa。MD断裂伸长率为108%,TD断裂伸长率为92%。MD热收缩率为1.5%,TD热收缩率为0.8%。层间剥强度为6N/cm。可见光透过率为93%。紫外阻隔率为102%。EVA剥离强度为42N/cm。水蒸气透过率为1.8g/(m2*d)。击穿电压为20kV。该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的厚度为350um。实施例二: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份、聚乙烯10份、聚烯烃弹性体50份、抗氧剂4份、二氧化钛5份、磷酸盐玻璃15;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份、抗氧剂5份、紫外吸收剂7份、引发剂3份、偶联剂7份、相容剂1份。经试验测得,该背板的MD拉伸强度为101Mpa,TD拉伸强度为108Mpa。MD断裂伸长率为104%,TD断裂伸长率为81%。MD热收缩率为0.5%,TD热收缩率为0.4%。层间剥强度为6.7N/cm。可见光透过率为97%。紫外阻隔率为99%。EVA剥离强度为41N/cm。水蒸气透过率为1.7g/(m2*d)。击穿电压为25kV。该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的厚度为250um。实施例三: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3份、聚乙烯14份、聚烯烃弹性体57份、抗氧剂7份、二氧化钛10份、磷酸盐玻璃25;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55份、抗氧剂8份、紫外吸收剂10份、引发剂5份、偶联剂9份、相容剂4份。经试验测得,该背板的MD拉伸强度为106Mpa,TD拉伸强度为105Mpa。MD断裂伸长率为105%,TD断裂伸长率为86%。MD热收缩率为1.8%,TD热收缩率为0.6%。层间剥强度为6.5N/cm。可见光透过率为99%。紫外阻隔率为99%。EVA剥离强度为45N/cm。水蒸气透过率为1.3g/(m2*d)。击穿电压为20kV。该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的厚度为400u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其特征是,包括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固定连接在一起;/n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23份、聚乙烯10~14份、聚烯烃弹性体50~57份、抗氧剂4~7份、二氧化钛5~10份、磷酸盐玻璃15~25;/n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55份、抗氧剂5~8份、、紫外吸收剂7~10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7~9份、相容剂1~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其特征是,包括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和复合面层(2)固定连接在一起;
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0~23份、聚乙烯10~14份、聚烯烃弹性体50~57份、抗氧剂4~7份、二氧化钛5~10份、磷酸盐玻璃15~25;
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35~45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0~55份、抗氧剂5~8份、、紫外吸收剂7~10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7~9份、相容剂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共挤的聚烯烃透明背板,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接触外层(1)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丙烯21份、聚乙烯12份、聚烯烃弹性体55份、抗氧剂5份、二氧化钛7份、磷酸盐玻璃20;
复合面层(2)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丙烯酸乙烯共聚物4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47份、抗氧剂7份、紫外吸收剂9份、引发剂4份、偶联剂8份、相容剂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